第 418 章 鵝湖之會

慕成安給慕清顏講的是發生在河南府濟源縣的一個傳說。

唐後期年間,濟源有座湖泊,因在河內府之西,當地人稱之為“西湖”。西湖流出的水稱為濟渎,西湖上游還有條繞城而過的“蟒河”,分為兩股,被當地人稱為“南蟒河”與“北蟒河”。

距離西湖不遠有個許村,村子裏有個叫許仙的年輕大夫。南邊有座“金山寺”,寺中有位法號法海的高僧,據說是唐相裴休之子。

傳說,南北蟒河實為兩條大蟒蟲居住之地,也就是兩條大蛇,一白一青。後來這兩條大蛇又幻化成人形變為女子,其中白蛇與許仙在西湖相遇,人妖有情,後遭鏟除妖魔為己任的高僧法海不斷制止,終致使白蛇水漫金山,造下大孽,人妖之情成了悲劇。

“蛇也常被人稱為小龍,飛龍乘雲,騰蛇游霧,是不是可以想成兩條蛇?”慕清顏把慕成安講過的故事簡單的說給韓致遠之後,問。

“兩條蛇,便對上了故事裏說的濟源那個‘西湖’?或者說反指向現在臨安的‘西湖’?”韓致遠邊想邊道,“乘雲到西湖,踏月到嫦娥,還有‘妖麗’、‘清顏’想到的洛陽,西湖、嫦娥、洛陽……”

“我聽說過‘鵝湖之會’。”慕清顏看着韓致遠道。

鵝湖之會,是在淳熙二年時,在信州鵝湖寺舉行的一場書會,由“小東萊先生”呂祖謙邀集,意圖調和“二程理學”朱熹與“心學”陸九淵兩派之争,會上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最終不歡而散。

兩派的争辯天下人怕是大多不會懂,但因參與辯論之人都是大宋知名學者先生,堪稱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這鵝湖之會也就聲名遠播。

而慕清顏也對鵝湖之會的具體情形不太清楚,只知道曾有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四子曾在鵝湖寺聚會講學。

“鵝湖,洛陽?”韓致遠持筷在兩盤菜上分別一點,“兩處距離可不是一二裏。”

鵝湖在信州,洛陽為西河南府,從地點上八竿子打不着,但若是有人從中将兩處拉扯在一起的話,就有答案了。

“知道二程理學麽?”

慕清顏道,“聽說過,是明道先生與伊川先生所創學派,因二人分別名程颢和程頤,故稱之為二程理學。當今朱熹理學便師承此二人,合為程朱理學,也是我們大宋現在正推崇的學識,‘存天理滅人欲’,講‘三綱五常’‘正心誠意’等,之前王乾那麽懼怕王坤與張路的事洩露,也是因有官府發布明文禁令,一律發現,被人倫道德所不容,也會遭到律法嚴懲,其他的我也說不出什麽了。”

“二程便是洛陽人,所以,二程之學便也被稱為洛學。這個‘高臺多妖麗,浚房出清顏’是指洛陽,具體指的就是洛學,這樣便可與鵝湖之會中的朱子照應,那兩句詩也就讀的通順一些了。”韓致遠說完,如釋負重,将筷子放下。

慕清顏低頭,見食盒中的菜已經被吃了一半多,而她只顧着想問題,還沒吃幾口,“你不是都在蕭家吃過了?還吃這麽多。”

“我這也沒吃你的吧?”韓致遠拿起酒盞,一飲而盡。

“你傷好了?喝了不少酒。”

“好了。”放下酒盞,韓致遠又給自己斟了一杯。

慕清顏拿起筷子,接着吃起來,“難道叔父最後留下的那兩句,與洛學之後朱子有關?”

也不知道他們這麽一番破解,對不對?

“若沒有想錯,就是正好也跟漳州有關。”

“漳州?”

“去年,朝廷诏命朱熹知漳州。今年朱熹已到漳州赴任。此番若去漳州,正好拜會一下這位新上任的漳州知事。”

“這麽巧?”

“就是這麽巧。”

……

韓致遠提着食盒離開刑部大牢之後,慕清顏還在想所有的事。

叔父真的是指出了漳州?莊文太子風波指向的也是漳州?是巧合,還是有某種東西将二者綁在一起?

之前還以為去漳州不過是她能夠走出牢門的借口,現在漳州真的成了尋找叔父的目的地。

“慕景彥,你跟韓公子已經吃過飯,這夕食就不給你準備了!”獄卒在牢房外遠遠的喊了一嗓子。

“還沒到夕食?”慕清顏詫異,看看昏暗的大牢,走到牢門處,“獄卒大哥,現在什麽時辰?”

“未正二刻。”獄卒回了句。

才未正二刻?韓致遠竟給她送來蕭老爺壽宴的酒菜,還跟她一起吃?他這分明是根本就沒有在蕭家吃飯,怪不得能吃那麽多,就跟沒填過肚子似得!

“我那邊結束了。”

慕清顏這才想起韓致遠說過的這句話,他到蕭家溜了一圈兒就算結束了,原來是指的他自己結束了。

呵……呵呵……慕清顏只能幹笑。

韓致遠回到韓家,周虎去取邱大的消息回來。

“公子,這次邱大有了點兒收獲。說他們弟兄經過仔細查探,發現買消息的人似乎是宮裏人。他們見跟道上接手的線人有點像侍衛司或者殿前司的架勢。”

當差的有當差多年養成的習慣,當兵的也有當兵多年練就的儀态,若是眼清目明,仔細分辨,還是能從僞裝的人身上看出點端倪。韓致遠相信邱大的發現,這些混黑路的人,身手不一定強,眼力肯定不俗,除非他沒看到,但凡落入他們的眼,總會識別個一二。

“知道了。”韓致遠沒有再針對此事說些什麽,從櫃閣中取出那枚慕清顏從楊風處發現的印章。

齊山稱之為“一心為愉”,他将這枚印章送給陸游看過,陸游認為,确實與莊文太子的盤花紋印高度相像,莊文太子獨有的斜鈍刀镌刻。

這兩日,他并沒有休閑,特意跑了趟彌陀寺,仔細詢問寺裏的僧人。

那位砍斷毒指的僧人最終說出,他其實是聽到了香客的議論,說大理寺流出的消息,他手指沾染的毒與黃翊善中的毒一樣,怕是無藥可醫。擔心毒素引到身上,危及性命,方狠心将毒指砍掉焚燒,以滅毒跡。

至于那兩名談話的香客樣貌,因為僧人并未正面看到,無法說出,只能簡單确定是男子。

(白蛇傳故事的雛形據說是出自河南濟源的那個西湖,後來經過流傳改為杭州西湖。宋光宗年間,杭州西湖還并未流傳開白蛇傳戲文。濟源西湖非湖,實為西湖村,位于濟源城東。此段僅為參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