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3 章 甩掉尾巴
慕清顏蹲到牆角處邊吃包子,邊聽旁邊茶攤的人說話。
“聽說了嗎?漳州現在鬧疫病,兩三天就死了不少人!那埋屍的黑風崗都豎起好多座新墳。”其中一個茶客放下茶碗道。
慕清顏心底一個咯噔,漳州爆發了疫病嗎?她跟周虎離開的時候是借了個病死者的棺材,可那時就死了兩個在聚善堂的傷患,她跟周虎都是假的啊,何況吳誠儒不是已經緊急配制預防疫病的藥,就算再有人不幸染病,也不該像這個茶客所說的那般嚴重,遍布漳州吧?她不過才離開漳州三天而已。
另一個茶客的問話也代替了慕清顏的疑問,“真的假的?怎麽好好的鬧起了疫病?”
“真的!我連襟的弟弟家的娘子的娘家就是漳州龍溪縣人,全家剛剛投奔到他弟弟家,連人帶大包小包的擠滿了院子,住不下,還借他家住。聽他們說,還有不少人從龍溪縣那邊跑出來避難。”那個茶客說的像真的一般。
同坐的幾個人跟着駭然詢問,“這……真有疫病,那漳州的人跑到我們汀州來,會不會傳給我們?現在看着他們沒事兒,會不會已經種下病根?”
“所以,我那連襟沒答應,還勸他弟弟不要管,為這事兒弟兄妯娌的吵翻了天。不信你們去瞧瞧,現在說不準還在吵。”那茶客指指街頭的另一邊。
“人命關天哪!別說他家兄長不答應,就是左鄰右舍的怕是也不願意。”有人附和。
“哎呦,我大嫂也是漳州人,我得回去問問,看有沒有什麽親戚來投奔。”有個茶客起身,匆匆離去。
看情形是真的。
慕清顏見那幾個茶客付了茶錢之後一一離去,将最後一口包子送進嘴裏,從牆角站起身。
剛準備走,瞟見有個人正從那邊的包子攤走開,似乎朝她這邊瞅了兩眼。
畢竟身上有“鬼”,慕清顏格外小心,緩步走到路口,折向朝北拐去。倒是沒有感覺到被人跟蹤,不過她也不敢掉以輕心,若是高手的話未必能夠察覺。
慕清顏繼續向前走,又到了一個岔口,見幾個孩子在旁邊的空地上玩兒泥巴,便湊過去蹲身觀看。
此時她正好隐在拐角,一邊看着孩子們嬉笑,一邊豎起耳朵聽路上的動靜。
極其細微的腳步聲漸漸靠近街角的另一邊,也就是她剛剛走過的路。
沒有人從路口走出來,腳步聲卻突然不見了。
有人藏在岔口處,或許正探出頭露出兩孔眼睛看着她!
慕清顏裝作絲毫沒有察覺到什麽的樣子,背對着岔口,跟幾個孩子一起玩了陣子,又問孩子們讨了塊泥,方又起身離開。
手裏揉搓玩耍着泥巴,蹦蹦跳跳地繼續走,看起來就是個無所事事的叫花子。
一路朝北,是通往舊縣的方向。裝成讨吃讨喝的乞丐,也不好尋個面善的人家搭車,慕清顏讓自己盡量保持着輕松随意的樣子。心下琢磨,不知是注意到她在縣衙旁打聽敲鼓的人,還是被那個叫五哥的人認出來……也或者是在語口渡殺人的兇手!
胡牙子二人先死後中刀,這樣的行兇手段,若不是那個人本人在作怪,便是另外一個冒充者不知存了什麽目的。
前兩類人,必然要躲開,殺掉胡牙子的人……她也要躲開,躲開任何人,她的行蹤才足夠隐秘。
從上杭縣衙所在的郭坊到舊縣,中間要經過一段無人居住的官道,必須在離開郭坊之前尋機會将尾巴甩掉,否則等上了不着村店的官道,不知道是否會發生什麽事。
“快!把這些藥趕緊都裝車!快點!”
慕清顏經過一個藥鋪,見藥鋪掌櫃正招呼夥計往馬車上裝藥草,一大包一大包的藥草都從藥鋪扛出來,堆放在門口。
“劉掌櫃,你家這藥鋪不開了?”有人問。
劉掌櫃笑眯眯地捋着胡須,“我要是不開藥鋪,還怎麽收這麽多藥?”
“是啊,你家藥鋪的藥可真夠多的。”
“這都是我把其他藥鋪的藥收在一起,還有你們這些閑來無事,上山采藥攢下的存貨,都在這兒!”劉掌櫃拍拍身邊的藥包。
有人恍悟,“我知道了!劉掌櫃,你這是不是要往漳州那邊倒賣藥草?聽說那邊鬧疫病,這都是對症疫病的藥吧?”
劉掌櫃笑而不語。
“看來是真的!劉掌櫃,你這一下可能發不少財。”
劉掌櫃擺擺手,“話不能這麽說,我收購這些藥草也是下了不少本兒,加上運送的路費,打通關節的開銷,下來也賺不了多少,還沒有別人送到我這藥鋪來省事。”
正說着,又有人背着筐子跑來送藥,“劉掌櫃,我這兒還有一筐苦參,收不收?”
“當然收,有多少要多少。跟我過稱。”劉掌櫃帶着那人進了藥鋪。
“劉掌櫃,我說咱們自己還是留着點好,別給都賣到漳州去。”有人擔心,“萬一咱們汀州這邊也遭到什麽,搞得無藥可用。”
“杞人憂天,瞎說什麽!”劉掌櫃回頭瞪了那人一眼,來回揮了幾下手。
“就是,你可別烏鴉嘴,我寧可劉掌櫃賺一筆漳州人的錢,也別賺咱們汀州人的生意。”其他人也都開始責怪。
很快,劉掌櫃就跟那個人結算了藥錢,将那筐苦參打包。
“快點!快點!這可是救命的藥,耽擱不得,快點!”劉掌櫃急着催促夥計,自己卻不肯多出一把力。
說閑話的人自然也沒有幫別人發財的意思,搖搖頭散了。
幾個乞丐在牆邊探頭探腦。
劉掌櫃朝他們瞪去,“看什麽看!藥也想偷,吃不死你!”
“劉掌櫃,恭喜發財。看你很急,我們幫你搬藥草,你賞我們幾文錢就行。”慕清顏笑嘻嘻地走上前,“我們幫你搶了時間,你該不會連幾文錢都舍不得掏吧?我們出了力氣,好歹讓我們買幾個包子吃。”
“十文錢,你們肯幹?”劉掌櫃看向那幾個乞丐。
“幹活才給十文錢,還不如我們去讨要的容易。”幾個乞丐不情願地撇撇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