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2 章 偃旗息鼓

“為什麽?”韓致遠直視齊山。

他判斷這枚印章的镌刻刀痕只有三四年,怎麽可能出自莊文太子之手?

齊山道,“只要是莊文太子身邊的人都知道,這種盤花體是莊文太子獨創,而镌刻盤花體所用的斜鈍刀也是莊文太子興致使然的獨創之物。那把世間獨一無二的镌刻小刀是莊文太子親手打磨,因為有了那把刀才有了那枚盤花紋印。”

“只有斜鈍刀才能夠镌刻出這種紋路效果,但此刀并未從莊文太子之手流傳開,甚至天下大多人都不曾聽聞,如同盤花體,天下只有太子殿下一人所擅,只在莊文太子身邊小範圍人當中知曉,即使有人刻意模仿,首先那把獨一無二的斜鈍刀沒有樣品,不易完全仿制,再镌刻出以假亂真的盤花體,更是不易。”

“所以,只有莊文太子才能刻出真正的盤花紋印,或者是……與莊文太子關系極其密切之人。”韓致遠的指肚微微緊了緊。

這個關系密切要達到怎樣密切的程度?絕對不是一般的親随等等。

可這本是當年莊文太子玩樂中的無意之舉,又匆匆薨逝,他來得及或者說他有興致将這刀工手法教給誰?何況,自創者可歸之為天賦,仿學者想要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又怎能容易?若非極其特別的關系,誰又有心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東西?

若說是為了今日以莊文太子之名起事準備的特殊标印,也不見得非得用一枚盤花紋印,二十二年前白安聚集的人發生內讧,問題不就出在印章上?難道楊風等人沒有吸取教訓?

除非……韓致遠的指肚更緊了緊,除非這回是真的有那枚盤花紋印!

“就像書畫大家的作品能夠辨別真僞,李慶認定這枚印章是出自莊文太子之手,所以最終才與楊風合作,而且聽阿姐說,他們也見過那枚刻有莊文太子舊名諱與出生甲子年的真正的盤花紋印,但是那枚印章現在誰手裏我就不知道了,我想……它或許在親手镌刻出這枚‘一心為愉’的小印章的人手裏。”

莊文太子?!

齊山的話無疑在引導一件事……這枚成色不過短短幾年的小印章真能出自莊文太子之手?那枚盤花紋印真在镌刻之人手中?

楊風曾說他要為莊文太子效力,李慶臨死反問趙擴若是莊文太子回來,可還有他的将來?且在咽氣前高呼“殿下,永別了”,還有這枚據說是楊風特意留下讓人發現的小印章以及齊山的說法,這一切都在合成一個可怕的答案……

“他在哪兒?”韓致遠暗暗将心底掀起的驚濤駭浪壓下,平靜地問。

“他”只是一個代稱,一個在暗處掌控一切的人,“他”可以镌刻出以假亂真的盤花體印章,也可以拿走莊文太子的遺物,他只是他,不能受他的誤導,尤其不能因為意外亂了陣腳。

“我不知道。”齊山搖搖頭,“我也只是聽到楊風跟阿姐提了一下,如果我不說,想你韓公子也是能夠一步步想得到我所說出的這些東西。我告訴你只是看在你真要送我去武夷山的份上,讓你盡快明白一些。之前在柴房沒說,也是怕驚到你。至于具體怎樣印證,那是韓公子的事。”

“驚倒是沒怎麽驚,就是覺得太可笑。”韓致遠将印章收起來,又掏出那個夜光石小人兒。

這兩樣都是他沒有展現給皇帝的東西,憑借多年辦案經驗,他知道這兩樣是關鍵的物證,跟陳秀娘留下的那張紙條上指出的衆所周知的莊文太子攢所寶林院,以及已經銘記在心的盤花紋印刺青圖案不同,這兩樣東西本身就帶着他要去追尋的線索。

所以,不能夠讓皇帝因為各種原因以任何理由收走。

“這個被陳秀娘弄虛做鬼的小人兒也是‘他’雕刻的?”

“這個夜光石……”齊山想了想,“我不懂刀工,看不出什麽。不過這夜光石不是凡品,一般人怕是得不到。”

“憑你們的能力也得不到?”

“我沒見過。”齊山搖搖頭,“阿姐跟楊風他們有好多東西我都沒見過,不知道這塊夜光石的出處。”

“行了。”韓致遠将夜光石小人兒收起,“我讓人安排你的住處,暫時你就在韓家不要出門,等着吳伯準備好送你離城。你可要知道,窩藏一個假死的天牢要犯,可是通敵之罪,給我悠着點兒。不過你要真想跟我過不去,我也不攔你。”

“從此我便叫韓山。”齊山向韓致遠作了個揖。

“周虎,先帶他下去。”韓致遠招招手。

“你只讓那位家院公送我?”齊山跟着周虎走出幾步,又回頭問。

“怎麽?你還想讓我給你準備一支護衛隊?”

“我不是這個意思,你難道不怕?”

韓致遠走向齊山,在他的肩上拍了兩拍,“你要是想跑,以後落在我手裏就是死路一條。”

齊山的肩膀随着韓致遠的手勁兒向下壓,“我不怕死。”

“那好,你跑,吳伯送你就是機會。看你這一跑能不能給我帶出些魚蝦。”韓致遠收起手,雙手輕輕互相撫着燒傷的灼紅。

“我不怕死,我只是不想死在狗皇帝的前面!你若想拿我做餌,定讓你失望了。”齊山自嘲的苦笑一下,搖搖頭,“我自己都恨自己很沒用,倒希望有機會能夠再攪起一番風雲,死也死得痛快,不像這般窩囊。”

齊山被周虎帶走,韓致遠負手在院中踱步。

這是韓家二進耳房後的小院,連着廢棄的柴房,韓家人少,這裏更加僻靜。

原本是因黃裳之死與追查天文星圖的下落而牽連到慕清顏,才一步步插手了這樁案子,結果不想此案的影響遠遠超乎他的想象。相比起一名翊善的死,一幅關系到運勢的天文星圖下落,這樁案子帶出的那種危險逼近迫在眉睫的壓抑、浮躁、掙紮反而令他猶如陷入一座天坑,費盡力氣向外攀爬,卻還是攀不到頭。

這場暗戰随着臨安城的危機解除暫時偃旗息鼓了,李慶楊風陳秀娘的死雖沒有打到這條毒蛇的七寸,也讓蛇傷的不輕,僥幸逃脫者會休養生息,而他也要趁此先靜下來,養精蓄銳才好繼續決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