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6 章 瘟蟲史料

又是因為叔父,她大意了,也沒想到那個潑婦似得女人還身藏兇器,有此鋒利的一面。

說實話,慕清顏可舍不得就這麽一拽一踢便讓韓致遠把與自己之間的人命債給清了。

雖說當初她救人是出自本心,可救到人之後,尤其是救了韓致遠這樣的大人物,她不是聖人,尤其是在如此舉步維艱的時候,一點兒所圖之心都沒有是不可能的。

“人命債就這麽清了也好,免得韓某一直記挂。”韓致遠沒有理會慕清顏的否認,如釋負重的松了口氣,似乎并未覺得自己付出的還有些不夠。

都是救命,哪有大小之分?似乎在韓致遠看來,一柄大刀能把人砍死,一枚金針也能取人性命,奮力抵擋大刀與輕巧的拔掉金針都是救命,豈能說孰輕孰重?

“清就清了!”慕清顏也不計較,“願公子以後平平安安,遠離意外之災。”

“這個小子,言語間明明帶着反意!”韓侂胄從門口走來。

“韓大人。”慕清顏恭敬行禮。

她對這位初次見面便在震怒之下的韓大人本能的排斥,但又不得不硬着頭皮面對。

顯然此時,韓大人對她還是動了氣。她承認與韓致遠說話中是帶了點刻薄的雜意,惹得他的外叔公老人家不高興了。

“叔公。”

韓致遠稱呼韓侂胄的時候按照的是本家的稱謂,去掉了那個‘外’字,一老一少更是親近。

“這裏死人氣太盛,外面繼續談,叔公請。”

說着,韓致遠朝慕清顏指指血泊當中的那把窄口薄柳細刀,将韓侂胄請了出去。

韓侂胄邊走邊訓斥,“慕成安的這個侄子骨頭裏可不是個肯低頭屈就的,更別說還敢明着把脾氣挂在話頭裏!你護着他,就更漲了他的脾性,你可注意點!”

“我護着她?”韓致遠笑笑,“現在忙,顧不上教訓。叔公放心,在一扇門訓人也不能勞煩您,等辦完了事兒再說。”

韓侂胄雙手背後,微微回頭朝身後的屋子掃了眼,“麗娘曾跟我說過這個慕景彥,他之前在望仙橋落水,曾被嘉王帶到王府去換衣。”

“我那個姐姐,真是跟叔公無話不說,這件事許多人都知道,又何必跟叔公特意提及。”

“麗娘可不是話唠,既然提及自然有值得提及的地方。倒是你,少跟叔公我裝糊塗!”

韓侂胄朝韓致遠擡指點了點,停下腳步,完全轉過身,雙手背後,視線穿過屋門落在正在擦拭細刀血跡的慕清顏身上,“上回把他帶到都亭驿倒沒瞧仔細。難得,倒是難得!”

韓侂胄轉回身,又擡指點了點韓致遠,“你可要小心!”

韓致遠笑道,“叔公這話說的——”

“致遠,吳夫子有了結果。”趙擴從東廂房出來打斷二人,“韓大人從都亭驿送來的兩根車轅空心之中藏的是一種瘟蟲的卵。”

“瘟蟲?”韓侂胄驚愕。

“沒錯,這種蟲生在西南地,寄生于草木,遇熱長勢驚人,很快便能破繭成一種灰色的飛蛾。雌蛾體內可排出毒液,諾,那些從毒船上帶回的毒樣中就含有這種東西,人要是碰到就會得類同瘟疫的病,得不到及時救治就會病死一片。要是真有這種東西傳出來,我現在手頭上都沒有解藥,我們整個大宋也難以尋到解藥,還得奔赴西南地采尋。”吳誠儒走出屋子道。

“西南地……安南國?”趙擴回身問。

“安南國倒是有,大理國也有,确切的說此物産于兩國交界的山地,原本是兩國一直互相争奪的地方。據說是已經滅跡,不想讓老夫我今日又開了眼。”吳誠儒扯了扯小胡須。

“遇熱長勢驚人,也就是說如果那些鐵棍引燃炸響,造成大片火災,這些蟲卵即使沒有燒死,也會受熱浪影響迅速生長,火滅之後,破繭成蛾,照樣會給臨安帶來病災。”韓侂胄驚了一身冷汗。

原本只是以為有人在都亭驿做了個把戲,誰知竟設下這樣的毒局,一環套一環,步步驚心!

“不止臨安,如果及時得不到解藥或遏制,疫情會迅速向城外泛濫,這種瘟毒要比歷年爆發的普通瘟疫嚴重的多!這種瘟蟲原本是大理與大越兩國相交的一處山谷中自然而生的獨有之物,起初兩國的人都不知情,後來有進山的獵人不斷得了一樣的怪病,才引起附近赤腳大夫的注意,最終發現都是受到那種寄存在草木中的蟲蛾影響。”

“可惜為時已晚,不僅大夫在毫無防備下中了毒,這種瘟毒也已經由獵人傳給了他人。這種不知情的時候,大夫還讓人放火燒掉那座山谷,要把這些瘟蟲燒死,結果一場大火過後,山谷中的瘟蟲飛蛾都被燒死,可是那些投生在山谷邊緣草木中的蟲卵沒有人注意到,迅速生長,一夜之間成蟲,不出三日便化蝶,在山中亂飛,根本沒辦法趕殺幹淨,而且由于山谷被毀,這些東西沒了固定的住地,就到處找地方,有的飛到了山寨裏,那些山寨原本已經照大夫的話将染病的人隔離,可很快還是有更多的人得了病。”

“于是疫情爆發,蔓延幾十裏,七日之內人畜無存,山寨都成了死寨,那片地方百年間都成了兩國人都不敢踏入的死亡之山,甚至周圍幾十裏無人敢靠近,也沒人知道産生此災的真正原因。後來有種鳥兒在那片地方落了腳,似乎不怕瘟毒,繁衍了十幾年,那片山地漸漸成了鳥谷,也引去了別的地方投生的動物安家,山中恢複了生機,似乎死亡之山已經發生了改變,有膽大的人試着入山,也都平安無事。後來有人在百年前廢棄的山寨裏不僅發現了當年慘死的屍骨,也發現了最開始了解到瘟蟲的大夫留下的筆記,才知道真相。”

“其中也有後來的大夫,根據老大夫留下的記載,還有當時的山中環境推測,那種鳥兒就是瘟蟲的克星,又根據線索找到了最開始的瘟蟲聚集地,也就是那個山谷。瘟蟲的數量已經很少,偶爾有飛蛾或者蟲蛹也很快就被大夫帶去的鳥兒吞掉,幾乎已經滅跡。”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