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8 章 魏王之疑
“沒錯,魏王趙恺在其位謀其政,精心吏治,心系黎民,口碑甚佳,嘉國公趙抦聰慧知禮,得太上皇偏愛,據我對其了解,不會做出這麽蠢又這般差勁兒的事。”韓致遠道。
慕清顏皺皺眉,“那麽,吳慶等人身份造假又該怎麽說?現在都是推斷,有句話叫人不可貌相,雖然你說這件事應該跟嘉國公無關,可吳慶曾為魏王府翊善,自然也應該教授過他,他也算跟吳慶是有點聯系的人,要不要讓人去留意一下國公府?”
“剛壓下的膽子又蹦起來!”韓致遠一雙厲目射向慕清顏,“你想讓誰去監視國公府,嗯?”
監視趙抦,無疑表示其有嫌疑,必然被皇帝與嘉王揣度,即使最終查證虛無此事,也會在雙方之間劃開一道裂縫。影響皇室關系的事,不能說做就做。
“可是……”慕清顏頓了頓,放小了聲音,“就算根據作案時間推斷出很不可能,可也有那麽一分可能性,萬一他們腦子就是被驢踢了呢?你對他們了解,我又不了解,興許感情用事了呢?”
“慕景彥!”韓致遠跨步上前,雙手撐着腕部按在桌面上,将慕清顏逼壓在他的目光之下,“我韓致遠推案絕對不會感情用事,就算是我的至親,犯案鐵證被我抓住,我一樣将他投入刑部大牢!”
慕清顏的身子向後縮了縮,她以為韓致遠是要警告她不許質疑嘉國公,不想他的注重點是在她說他感情用事的這句話上,因為她對他的公允提出質疑而不快。
慕清顏垂下眼睑,瞟到韓致遠微微翹起的雙手上,綁着藥布的手已經一天沒有換藥,這樣下去很不利于傷皮痊愈。
如此拼命的查案,滿身騰騰熱血被人質疑,确實讓誰聽了都會不高興。
可慕清顏也是個倔強的人,如果因此就改變了她的看法,豈非說明她也在感情用事?
“還有理由嗎?”慕清顏緩緩擡起眼睑,迎上韓致遠那雙炯厲的目光,“你還有什麽理由說服我完全打消對魏王父子的懷疑?”
“自己想!”韓致遠兩手松開,直起身。
“我想不到。”慕清顏應的也幹脆。
這不是平民百姓間的争執滋事,或為財色或為情仇,這關系到的是國事政事朝廷命脈,與之相關千絲萬縷,豈是她一個從來不關心這些大事的女子能捋的清?
“我還可以說出兩點為趙抦釋疑。第一點,你也知道安南國使者馬上就要抵達臨安,而負責迎接安南國使者的人就是嘉國公趙抦。”韓致遠道。
“是嘉國公?”慕清顏跟着站起身,與韓致遠隔着一張桌子,對目相望。
“是。就憑這點,你還會懷疑他麽?”
“安南魚錦與都亭驿假血指向事件與安南國有關,如此一來的話,也就能再引申延至嘉國公身上,除非他是想要賊喊捉賊,否則若要謀事絕對不應該在安南國上做文章,最起碼不應該将安南國明着置于案件之中。安南魚錦作為用處倒是可以落入他人之手,不足以證明一定是安南國人所為,但是都亭驿的手腳卻将安南國引入這潭污水之中,讓人不得不去多想安南國在這件事中被放置的位置是在哪裏?這樣與安南國使有所接觸的人便都會被留意,嘉國公首當其沖,即使吳慶等人的真實來歷沒有暴露,這樣也顯然對于有所圖謀的他來說很不利。”慕清顏根據這一點說出自己的看法。
“你可真夠說的是滴水不漏,還懷疑賊喊捉賊?引到安南國是賊喊捉賊,迎着罵名,陷于天怒之中,冒着民變被讨伐的不利也是他的賊喊捉賊之計嗎?”
所謂賊喊捉賊,激起民變,被天下人讨伐等都是慕清顏先說出的,韓致遠将她的話重新前後揉在一起還給了她。
經此再反問回來,慕清顏啞口,有種被反咬住的感覺。
在一旁只管聽得暈暈乎乎的周虎見慕清顏回答不上來韓致遠的問話,哈哈大笑起來,“井鹽,我還以為你能說得過公子,結果又讓公子占了上風,我還沒見有人能說得過公子呢!”
“這就是公子所要說的第二點。”慕清顏沉默了片刻,睫毛忽閃,如迷途的孤燕。
“是。”
“我……錯了。”慕清顏低垂下頭。
不是韓致遠感情用事,是她前後考慮不夠連貫。韓致遠補充了迎接安南國使的人是趙抦這一條件,她就應該完全打消對趙抦的懷疑。
“自古皇室宗親間的奪位其實是權勢的較量,或者隐于暗處見不得人的互相謀害,圍繞的是各種權力,就算發生戰事,也是在官軍之中,不會專門針對黎民百姓。百姓們遭到大規模的屠害一般都是在國與國開戰入侵之時慘遭野蠻暴戾,或者一些惡徒匪人出身癡想颠覆朝廷之際。如今這種事,趙抦做不出,就是放到一二十年前,那些已逝世的趙氏王胄們也做不出。這些分明是枉顧蒼生性命,一心只想将我大宋擊垮摧毀的卑鄙歹毒之惡行,千刀萬剮死都不足!”
韓致遠一番話說下來面無表情,唯有一身的冷氣在極力壓制着由內而迸發的怒火。
大宋撤離汴梁,退于行在臨安,這麽多年,死傷将士無數,卻遲遲不得回歸故都,現在卻還少不了有人處心積慮的由內毀害,實在悲憤!
慕清顏默不出聲,心生一股湛涼。
那些被愚弄的百姓将一切寄托在神明身上,只以為做祭拜便能求得平安,可一個朝廷的興衰豈是靠祭拜就能求得?在暫時的偏安之下,風波暗湧從未斷過,否則又何來有人處心積慮十幾年的暗藏準備?
“前面說了第一第二,該說第三了。”韓致遠的氣色緩和了一些。
慕清顏喝了口水潤了潤幹澀的嗓子,“第三個問題,口書吳為什麽要拿走吳順海的身份文碟?兩天前的夜裏,正是公子剛讓邱大等人去查黑市走私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