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2 章 棍

趙康認真聽趙澤平說完,方才面含淺笑道,“丞相所言甚是,只是洛陽自唐後期開始連年戰亂,城池破壞嚴重,經濟凋弊不堪。且洛陽附近的大量糧倉,已經全部被戰火燒毀,沒有糧食儲備,這可是建都的大忌啊。”

趙澤平拱手行禮,嘴裏卻說道,“洛陽城各項設施不夠完備,這點不假,但是洛陽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洛陽八關在西周王城五百裏的四面邊境上,各有三處關口,對王朝京城的保衛作用很大。孰輕孰重,相信各位大臣們心中自會分辨。”

語罷,他便毫不退讓地盯住趙康,兩人雖然都在笑着,和煦如常,卻把一股子寒冰一般的氣氛帶到了朝堂之上,一時間,衆大臣皆沉默着不再言語,更有甚者,連冷汗都滴落下來,左顧右盼間,卻不知該站隊何處。

好在趙朗從龍椅上站起來,擡手示意二人不要繼續争執下去,“好了,即便要遷都,也要等朕去洛陽考察之後再做決斷,現在說這些話未免都為時尚早,你們兩個也無需再為此多做争辯。”

見皇上都發話了,衆大臣們方才松了一口氣,肩膀上的重擔亦稍稍卸了下來。

可是還未輕松多久,殿外卻忽然傳來一陣細碎的腳步聲,待扭頭觀望時,只見七八個尖尖的帽檐兒擦着垂拱殿的門檻依次掠過,還依稀有幾聲稚嫩的嬉笑聲從門外飄進來,像貓撓似的,一下一下的抓着衆人的後心。

“千裏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

“嘻嘻嘻嘻”

“皇上駕崩了皇上駕崩了”

它們唱着、笑着,魚貫而過,在衆目睽睽之下,消失在垂拱殿前那片郁郁蔥蔥的灌木叢中。

朝堂中的文官們被真實出現在眼前的異象吓得瑟瑟發抖,誰也不敢上前一步,尤其是當朝丞相趙澤平,方才還在與晉王争辯,現在卻是一個健步藏到趙康身後,只敢從他肩膀上朝殿外張望,邊看還邊說道,“哎呀,老夫一把年紀了,倒是第一次見到這些腌臜東西,實在是吓煞我也。”

趙康見他吓得魂不附體,心裏又好氣又好笑,旋身朝趙朗說道,“皇兄,這東西甚是猖狂,現在竟然敢到垂拱殿外來了,還是讓臣弟出去會一會它們,看看那到底是個什麽妖物?”

可是他話音還未落,趙朗已經先他一步沖出殿外,他手裏握着的是陪他征戰了一輩子的盤龍棍,那棍子分為兩截,一截較短,一截較長,兩截之間由鐵環連接,揮動起來猶如鞭梢,霸氣十足。趙朗是武将出身,所以登基以後,這根盤龍棍便被他放在龍椅下面,以備不時之需。

“皇上皇上您怎麽親自出去了?”

見趙朗竟敢不顧安危自己沖了出去,縱使是膽子再小的朝臣也不敢再龜縮于殿中的了,紛紛跟在他後面跑出垂拱殿,在一衆內監侍衛的陪同下朝趙朗追了過去。

垂拱殿外是一片修剪整齊的灌木叢,樹叢不高,可是卻種得極密,所以一衆人只能看到趙朗在前方不遠處,卻一時間很難難以追過去。

趙朗就立在這片墨綠色的樹叢之中,目光從齊腰高的葉片上一一掠過,忽然,他聽到右腳邊“簌簌”一響,低頭望時,便見一個披麻戴孝的小人兒正扒住自己的鞋面,臉上含着一抹森森的冷笑。

他怒喝一聲,身子已經微微暴起,盤龍棍從高處揮下,竟在空中幻化成數道暗影,疾如雷電,朝地面上那個仍在嬉笑個不停的小人兒劈去。

要知道趙朗從小便随父學武,年少時出來闖蕩江湖,訪名師,拜高人,武藝頗高,後來投軍郭威帳下,屢建奇功,成為後周第一流的大将。他最擅長棍術,自創的“騰蛇棒”共有三十六路棍法,人稱“一條杆棒等身齊,打下四百軍州都姓趙”。即使後來當皇帝後,他還親教禁軍練武,把禁軍全都訓練成了武功高手,是當之無愧的武學宗師。

所以,被他這麽當頭打下去,估計任何人都別想活着再從盤龍棍下出來。

可是,趙朗卻在這裏第一次失了手:泥灰散盡,草根飄落,他面前的土地上,只留下一個半尺的深坑,除此之外,什麽都沒有。

那小人兒不見了,就如同它來時一般,毫無聲息,像一粒塵埃飄入九天,不留一絲痕跡。

趙朗臉色微變,目光如電,手将盤龍棍握得緊緊的,在樹叢中急切搜尋着那個小人兒的蹤跡。可他前後左右地在灌木叢中看了幾遍,也沒有發現它。

“皇兄,”趙康第一個沖了過來,他臉上帶着焦慮的神色,擡步護在趙朗身前,“這些東西邪門的很,皇兄萬不可大意啊。”

趙朗扒住趙康的肩膀将他推到身後,斜看他一眼,輕聲道,“你沒帶兵器,莫要以身犯險。”

趙康剛要再說些什麽,忽見前方人影微動,宋皇後和她的貼身宮女雲錦正從延福宮朝這邊走來。

兩人遠遠看到趙朗,便躬身行禮,可還未站直身子,宋皇後便輕呼一聲,旋身望向背後,臉色竟頃刻間變得比紙還白。

見宋皇後吓得怛然失色,趙朗便猜到她看見了什麽,于是他抓緊盤龍棍,兩腳生風一般朝前面跑去,趙康和趕來的侍衛們跟在他後頭,在一衆大臣們,尤其是趙澤平的大呼小叫聲中也朝宋皇後站立的位置飛奔過去。

然而就在趙朗離宋皇後只有幾步遠的時候,她忽然回頭,驚叫出聲,“官家,當心。”

趙朗略略一怔,耳中卻猛然傳來幾聲飄飄忽忽的悲鳴,他低頭,看到那隊身披孝服的小人兒正排成一列沖自己跪下,邊哭邊磕頭行禮:“皇帝駕崩了皇帝駕崩了”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