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4 章 生活條件

韓致遠略想了一下,“誠儒,你把那些病患都做個記錄,看看他們有沒有吃什麽相同的食物,或者去過同一個地方。如果我們的藥正好做了他們的藥引,他們肯定會找一個共同點用藥。而他們吃的東西,到過的地方又正好是龐應和他們沒吃過沒去過的。應該是粗糙的食物,或者龐應和他們不屑一顧的地方。”

吳誠儒蓋上藥酒葫蘆,“我一個診病驗屍的,你讓我查案?”

“不是查案,是查藥,本來就是你的事兒。對這行你可比我懂得多,我說的也就是個皮毛。”

“哼,虧你還知道自謙,我當你小子眼睛長在腦門子上收不回來呢!”吳誠儒站起身,“這件事我已經讓吳稚去做了,用不了多久就能有結果。這查藥的事還真用不着你提醒。就趕緊一門心思的把那幫人都繩之以法,早點帶着我們,小顏、虎子回臨安!”

“嗯。”

“嘿?你還沒話說了?”

“無話可說。”

……

二人正說着,朱熹安頓了那幾個夫子來到西廳。

吳誠儒向朱熹告辭之後離開。

“朱大人,讓您辛苦了。”韓致遠起身道。

朱熹擺擺手,朝屋子走去,“讓老夫辛苦的是那幫案犯!那麽多條人命,一日不把他們抓獲,老夫就一日不得心安。”

韓致遠跟着走進屋子,将門關閉。

“經過這些事,你有什麽判斷?”朱熹回身問。

“一、肯定有人故意将沖突的矛盾往龐應和那幫地主身上引。二、将開元寺拉下神壇,或者換句話說,幫開元寺抽身,擺脫将遭到的刁難。三、有人在散播消息的時候,并沒有多說朱大人的不是,而是将源頭都指向我這個罪魁禍首,我可以說,他們是想減輕我之後在府衙說話的分量。”

“第一條很明顯,第二條雖然是相悖的兩種說法,但目的也能說如此。第三條,減輕你說話的分量?他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老夫确實是聽信你之後做的決定,并沒有錯。”

這話,如果換做其他人來說,肯定有點怪怪的意味,但說此話的是朱熹,只是從事實出發,去分析這件事。

“可是命令從府衙一發,外面的人誰知道是經誰的口最先說出?最終下令的人就是朱大人。”

“你是說,有人将府衙內的情形,我們商議的事洩露出去?”

“這并不奇怪,既然密謀生事,豈能不在官府衙門裏安置一兩條眼線?”

朱熹緩緩地捋着胡須,“當時談論停止派藥,上登高山找開元寺舉辦法會的事時只有你我還有廉輝裴主簿在場。”

“我跟大人都不可能與人多言。”

“廉輝與裴主簿?”

韓致遠沒有回話。

“老夫到漳州上任,最得手可用之人便是此二人。廉輝與裴主簿……”朱熹搖搖頭,“或許是他們無意中跟誰說起,從而方傳了出去?當時裴主簿便對此事憂心忡忡,也許跟誰有什麽唠叨?或者廉輝去準備儀仗時跟他的手下提起?畢竟這也算不得需要嚴守的秘密。”

“朱大人所言也是。”韓致遠笑笑,“或許是我辦案多了,想的也有點多。畢竟當日臨安知府楊風行跡敗露,整個臨安的人都驚詫不已。慕成安背上謀殺黃裳的罪名,也讓不少人倍感意外。”

“有時候是人心難測,這個時候多加防備些是沒有錯。”朱熹想了想,問,“照你所言,如果可能……你覺得他二人誰會多嘴?”

“這确實不好斷定,不過可以讓何四娘告訴我們答案。”

“何四娘?”朱熹當即明白,“沒錯,何四娘也來問過老夫,當時老夫并未多心。可以問問她是從誰口中聽聞這件事。”

這件事沒有任何實證,可以歸為捕風捉影,不便在府衙裏直接查問,跟何四娘說話的時候順便提一下就好。

“我已經讓韓四跟着何四娘去找龐應和,依何四娘的脾性,把龐應和綁了不成問題,朱大人要面對的不止是那些地主們的逼迫,還有那些被龐應和收攏的普通百姓的壓力。”

“只要問出藥方,其他問題便迎刃而解。”

“朱大人不要想的簡單。”韓致遠搖頭輕笑。

朱熹疑問,“哦?難道龐應和實在嘴硬難撬,你認為無人能撬得開?”

“我想,就算要了他的命,他也說不出藥方。反而如果他真因此被逼死,麻煩會更大。”

“沒有藥方,總能找到他們吃過的藥渣。吳先生叔侄定能分辨得出。”

“如果連藥渣也沒有呢?”

“怎麽會沒有藥渣?”

“朱大人以為那幫大地主們真是因為服了什麽藥,防止染病?”

“難道沒有?我查問過,他們當中也有人到聚善堂領藥,如果你說那些藥是藥引,他們總該及時另服用了其他的藥化解掉藥引的影響,才能保證絕對不會染病。”

“是,他們當中的人,還有在他們家做奴仆的人都喝過聚善堂派送的藥,但均安然無事。而我們府衙,雖然我與大人等沒有染病,但也有幾個衙差沒有幸免。如此看來,那些安然無事的大地主們的家确實能稱之為避風碼頭。朱大人您可曾想過,那幫大地主私下偷偷喝藥也就罷了,他們家的奴仆們呢?”

“若是拿性命要挾,也可能封住他們的嘴。”

“而如此一來,他們需要多少藥?他們派藥真能夠做的極其隐秘?他們家的那些奴仆難道只保住自己的命就夠了,不會在意其家人的安危?如果真有這種良藥,經過如此暗傳,還能夠将這個消息封的密不透風?發生這樣的災患,那些奴仆就能一個個全都安下心,克制住自己的手,寒下心腸不去問主子替自己的家人讨藥,反而表現出的是一種癡迷般的崇信?”

“對,如果龐應和他們手中真有良藥,不可能捂的如此嚴實。那些奴仆有的人會依順龐應和等人,但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夠狠心不管不顧他們的家人,遇到今日這般生死境地,他們中總有人會為了他們的親人問龐應和等人求藥,不可能完全沒有風聲,除非這個藥根本不存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