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1 章 田七忏悔

“機緣巧合吧。”案情未明之前,韓致遠暫時不想對旁人洩露在開元寺秘井中的發現,“住持只需知道,是一得大師冥冥之中指引我來尋找三七就夠了。”

淨玄又盯着韓致遠沉默片刻,雙手合一,仰天徐徐吐了口氣,“佛祖啊!一得大師!二十三年,終于又有人來尋三七!”

“二十三年前有人來找過三七?”

韓致遠知道,此人肯定就是在他之前詢問一得大師手指的那個人,而且,他隐隐中也能猜想到他是誰。

“施主,請跟老衲來。”

淨玄沒有作答,先将韓致遠引到法濟寺的藏經閣。

“這是田榮老居士彌留之際所在的地方。”淨玄指指窗下的桌案,“當日他就坐在那裏,不停地抄寫經書,直到手再提不起筆。”

“田榮老居士什麽時候離開人世?”

“三十多年前了。”淨玄走向那張桌案,“自從為一得大師做完法會,田榮老居士大多時間都是在藏經閣誦經坐禪,他家裏有數萬家産都不理會,可謂看破紅塵。只不過,你之前說修心養性之人得高壽,而田七壽命不滿八十,跟你說的百歲差了許多。老衲知道田七的心裏壓着事。”

“什麽事?”

“老衲以為,應該是受一得大師圓寂影響。生老病死本為人之常情,佛家更不該執念于此,卻不知為何對佛法悟性頗高的田七卻放不下?”

“淨玄住持這般認為?”

“當時老衲年幼,對有些事不太清楚,不過後來想田七是在一得大師圓寂之後開始在藏經閣閉關誦經,而且彌留之際,抄寫的都是一得大師所作,閉眼前連呼三聲師父,可見一得大師對其影響極深。”

“田榮老居士對一得大師如此懷念?”

淨玄搖搖頭,從一旁的書閣中取出一摞手抄經文,“老衲整理了一番田七所抄經文,以忏悔滅罪經文居多,其中有《大乘三聚忏悔經》、《大通方廣經》、《八十八佛大忏悔文》等等。”

“哦?”韓致遠走過去,随意拿起一本經文,“這麽說,田榮老居士不是懷念而是有愧?”

“阿彌陀佛!”淨玄将經文放在桌案上,“老衲是在二十三前才開始整理這些經文,之前從未覺察。”

“住持是受到來尋找三七的那個人的啓發?”

“正是。二十三年前,突然有一天,有個年輕施主來尋找三七,還說是受一得大師指點,但是并無信物,老衲起初頗為疑惑,後來那個年輕施主又問一得大師是否有個手指缺了一點。一得大師右手食指上曾起了個小毒瘤,割掉之後将膿水挑出便留下一個綠豆般大小的坑,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更別說時隔六十多年,被一個年輕施主知道,而且那個年輕施主還是遠離漳州的人……那時老衲第一次聽說三七,不知何人,又經那個年輕施主提點,方醒悟,三七便是田七。”

“但是三七已死,他見到的只有這些手抄經文。”

“是的,當年老衲只是奇怪,便将田榮老居士留下的這些經文拿給他看,是他最先發現這些經文以忏悔文居多,之後他又詢問老衲關于田榮老居士在法濟寺的情況,老衲就把剛才給你說過的全都說給他。結果,他告訴老衲一個驚人的結果!”

“他說,一得大師很可能死于非命,而田七是知道真相的人。一得大師指點他來尋找三七,實則是要人以田七為突破口追查下去。只不過時隔六十多年之後,才有人來找,時間久遠,許多當年的真相都被抹去或者深深掩蓋起來。連田七都早已經死了!”

聽了韓致遠的話,淨玄的手撫在那些經文上,微微顫抖,“是的,老衲沒想到……他說的很有道理,否則又怎麽解釋這些忏悔文?”

“之後淨玄住持就一直期待着真相大白,可是沒過多久卻傳來那個年輕施主的死訊!從此這件事便又成了懸案,直到今日我的到來。而在淨玄住持心裏,‘三七’便是與這件事相關的一個暗語,為三七而來,便是為一得大師的圓寂真相而來。”

“沒錯,當年那位年輕施主就是莊文太子。老衲以為,有莊文太子徹查,被遮掩了六十多年的真相很快便會重見天日,可不想幾個月之後傳來莊文太子薨逝的消息!”

韓致遠眸光一緊,“淨玄住持可曾想過莊文太子的死是否與這件事有關?”

“莊文太子重病不愈,是朝廷發布的消息,在朝廷與皇帝面前,這……”淨玄不敢說下去。

“淨玄住持可知田榮的家具體在哪兒?”

“好像是上杭縣才溪鄉的人。”

“知道了,今日我們的談話就到此為止。”韓致遠将手中的經文放下,向淨玄雙手合一,“淨玄住持,告辭!”

離開法濟寺,韓致遠也想去上杭縣跑一趟,可是從漳州這邊離不開,朱熹手下幾個得力的也得幫着維持漳州的狀況,讓其他衙差去辦這件事走風露氣的不靠譜,只得想着怎麽設法讓慕清顏那邊收到去查一下叫田榮這個人的消息。

在法濟寺收到一則重大的消息,令韓致遠在路上一直在思索,莊文太子是來過法濟寺,查過田榮之後薨逝,這件事前後究竟有沒有聯系?如果有,那麽當今皇帝可能還真是為莊文太子的死做了擋箭牌。一得大師的死與開元寺有關,那麽真正暗害莊文太子的人便是開元寺的人?而之前想要禍害臨安的人,也就是故意引他來漳州的人是站在莊文太子那邊的,所以才想要借他之手針對開元寺?

愉玉同心,永世長眠,不離不棄,不死不休……不死不休,發出如此誓言的人,是誰?她如今正站在哪裏看着這一派混亂的笑話,一點點體會着報複的快意?

“公子!”韓四在登高山腳下尋來。

為了便于韓四随時能夠找到他,韓致遠路上都會留下他們之間的特定暗記,韓四到府衙見韓致遠不在,便循着暗記找到登高山。

“公子,你又去開元寺?”

“不是,去了趟法濟寺。你那邊有什麽收獲?”韓致遠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