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 章 不是宋人
貨郎悲憤交加,青紫色的嘴唇不住地抖,“我也恨白安父子,如果不是白安暗查莊文太子的死因,到處尋找金沙渡的目擊證人,最後尋到我們母子的頭上,趙惇也不會知道我們,我跟娘就不會有事!白安讓人盯着我們,根本不是為了保護人證,而是等着我們做餌,待趙惇的人尋來的時候逮個正着,只不想他們籌劃錯了,那些人反而先出了事。後來白安才不得不給我們通風報信,讓我們逃跑,可是已經晚了!他當然也不是純粹好心為了救我們,他是想留下我們母子人證!所以白風救了我,但我從來不會感激他!”
聽完貨郎的話,韓致遠遲遲未語,一只手按在椅背上,靜靜的想了想。
将貨郎與皇帝二人的話合在一起,才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事件。
當年皇帝與莊文太子不知道因什麽事在金沙渡發生了意外,莊文太子落水,加上舊傷引發破傷風致死。雖然皇帝沒有親手殺害莊文太子,并且在莊文太子落水之後還積極施救,但是莊文太子的病因落水而起,便跟他有脫不開的關系,所以他才極力掩飾,進而引發血案,将整件事越鬧越大,直到莊文太子的舊人銷聲匿跡之後才算不了了之。
即使事件一開始只是意外,可發展到後來也便成了處心積慮的兇案,牽連到衆多無辜的人家……
“現在你知道趙惇那個狗皇帝是怎樣心狠手辣的人了吧?讓這樣的人做皇帝,真是你們大宋的悲哀!”貨郎掩起淚水,冷笑道。
“我們大宋?你現在不是宋人?”韓致遠精銳的目光投向貨郎。
“只要趙惇做一天皇帝,我就不是宋人!”貨郎恨恨的道。
韓致遠看着貨郎,“其實沒必要殺你,只要矢口否認就可以,有時候,證人并沒有完整的證物鏈的力度大。你說皇帝殺你,也不過是從在金沙渡看到的情形與後來從旁人口中聽說而知,你并沒有皇帝殺你的鐵證。”
“韓致遠,你什麽意思!”貨郎登時怒火叢生,“我就是證人,你竟然抵賴不認!”
“我只是在說一種可能。”韓致遠平靜的道。
皇帝絕對不會承認貨郎所說的一切,可是一個人心裏有鬼的話,确實會極力掩飾,他說過在艮山,就是怕被人誤會所以下了殺手,那麽對目擊證人更可能會下殺手,這樣便也能解釋的通皇帝為什麽急着讓楊風死,因為救下貨郎的楊風,是另一件血案的證人!
“聖上應該不知道你跟楊風有聯系,否則……”韓致遠沒有把心中所想說完整。
皇帝要是知道這個目擊證人被楊風活着救走,肯定不會急于讓他死,定會追查其下落。
“阿姆與阿姐都說不能讓趙惇知道我還活着,所以她們在離開臨安的中途恰巧碰到了個病死的四五歲男孩,花重金買下,然後交給白風,毀去樣貌做成我的大致樣子,丢棄在娘的身邊,故意讓趙惇派出查探結果的人發現,所以他們以為我們母子都死了,白風故意洩露自己目睹了一切,要讓趙惇知道他就是帶走娘治傷的人,雖然我們母子沒有幸免一死,可是殺掉刺客的他同樣知道所有真相!然後他便也仗着多年游走江湖的經驗,銷聲匿跡,直到數年前以楊風身份混入衙門。”
韓致遠輕輕地點點頭,聽來合情合理。
皇帝雖然以為當年的那個孩子已經死了,但是如果再見到貨郎,根據已知情形與貨郎的年紀也能推測出他的身份,明白當年是一個騙局,再次産生殺意。
“我都說完了。”貨郎提醒韓致遠。
“是麽?”韓致遠重新在軟椅上坐下來,“你叫什麽?你的阿姆又是誰?你們都做過什麽事?林翎以及她身邊的那個冒充她的侍婢現在何處?哪裏是你們最終的窩點等等,這些關鍵的東西你可一個都沒說。二十多年前的案子是舊案,二十年後的現在,要制造驚天大案的可是你們一夥。”
“不論新案舊案都是一個案,是趙惇惡貫滿盈,咎由自取!”貨郎調整了一下氣息,“我忘了說,我叫齊山,後來跟着阿姆阿姐去了漳州,娘叫我山子,阿姆阿姐也這麽叫。不過……以後再沒人這麽叫了,他們都死了,都死了……”
貨郎說着,又滾下熱淚。
“你的那位阿姆也死了?”韓致遠可以确定,貨郎口中的阿姆就是陳秀娘的幹娘。
她前後在金沙渡救了陳秀娘與齊山母子,怎麽可能是巧合?
“是,她已經死了。她那麽大年紀的人,壽終正寝也是她的福分。”貨郎道,“她無兒無女,四處游蕩,先後救了阿姐跟我,我們就是她的孩子。”
“你說是她出重金買了個死孩子替代了你。”韓致遠道。
“是,江湖女子,劫富濟貧,攢下了家當,這麽說,韓公子你懂了吧?”
“懂了,”韓致遠點點頭,“原來是‘俠女’出身。你就沒跟你那阿姆學到點什麽?陳秀娘的針術也是師傳自她吧。”
貨郎否認,“不,阿姐體弱多病,求醫無果,便自己開始研習針術,完全是靠天賦自學而成,阿姆是會拳腳功夫但并沒有教我們,阿姐身體不适合學武,她也不想我終日陷在仇恨裏,做出什麽事,所以也不肯教我。是我跟阿姐,最終仇恨難消,在阿姆離世之後聯系上白風更加開始籌謀。”
“這麽說,你們幹的事都是在你的那位阿姆死後開始的?”
韓致遠暗籌,難道是他想錯了?其實這個“阿姆”在案件當中并沒有起什麽作用?
“也不是,自從在金沙渡遇到白風,阿姐就跟白風沒有斷過聯系,阿姆活着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背着阿姆做事。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白風又結識了潛在臨安的李慶。”
貨郎雖然又否定了韓致遠的問話,可這番話還是撇開了與“阿姆”的關系。
“李慶……他跟安南國王李龍翰又有什麽淵源?”韓致遠抓住這個新開的話頭,順勢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