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變故
剛剛用完膳的顧研華此時正端着一杯清茶等着紅菱的消息,昨夜的故事還未曾講完,她還要等着聽故事。既然雨落等人對她的戒心還是如此之重,那麽她便繼續裝傻充愣就是了。
“紅菱,你可算來了,我等你好些時候了。”一看到紅菱端着茶盤進來,顧研華便帶着歡呼的語氣開口招呼道,甚至面對紅菱講話時,她都不再以“哀家”自稱,似乎她真的只是一個每天等着聽姐姐将故事的小女孩一般。
“見過娘娘。”紅菱回應着,眉眼也是帶着濃濃的笑意。那笑意真切的,放在顧研華眼裏,與發自內心的笑并無二致。若是昨晚未曾看到,或許今日她會選擇慢慢開始相信紅菱,慢慢開始找到在這後宮之中的依靠。
“紅菱,我們昨夜的故事還沒講完,我可一直惦念着呢。”此時面對着的紅菱顧研華語氣之中甚至還帶了些許的撒嬌之意,完完全全放下了她屬于太後娘娘的架子。
紅菱奉命接近她取得信任套話,而她又何嘗不是在如此做,先前的她甚至天真的以為可以通過自己一顆真心感化她感動她。現在的她雖是做着同樣的事情,可是與昨夜卻已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
不過是将計就計罷了,既然她們如此刻意的安排紅菱接近自己,那麽她便看看她們會使出什麽手段來吧。
“好好好,娘娘您別急,您想聽什麽,奴婢都講給您聽。雨落姑娘昨晚聽說您愛聽說故事,所以今日直接消了奴婢的當值,讓奴婢專心給您講故事解悶。”
“那太好了,昨日你講到皇帝為寵妃做盡荒唐事。”
顧研華無所謂的一句話,紅菱卻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吓一般,她連忙噓聲道:“娘娘慎言慎言,這些話出去了可不敢亂講。”
“好好好,你說吧。”顧研華連忙應好,甚至還有些俏皮的吐了吐舌頭。
紅菱看到顧研華這般嬌憨的情态,有些忍俊不禁。她嘴角微微的笑開,卻又像是突然反應過來了什麽一般,連忙收斂了笑意。當真,在太後娘娘面前她愈發的放肆失禮了。太後娘娘随意,可是她可沒那個膽子與當今太後娘娘平起平坐。
“娘娘您可真是折煞奴婢了。”
“好了好了,別搞這些虛禮了,你快些說罷,以後只有你我二人,便不要在意這些虛禮了。”顧研華有些不耐煩的揮揮手打斷了紅菱的話。
紅菱心中有些愕然,這個太後娘娘當真是簡單豁達的有些可愛啊,真不知道日後在這深宮之中如何生存下去。她看着眼前的顧研華純淨似不染世俗塵埃的眼瞳,沒來由的,她心中劃過一絲心疼。
“話說當年皇帝為博美人一笑,比起當年的烽火戲諸侯可是絲毫不遜色……”顧研華品着茶,聽着紅菱娓娓道來當年的那些舊事。畢竟已是多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在這宮中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情,所以紅菱也沒有絲毫的避諱,将自己所知統統是告訴了顧研華。
而顧研華則在紅菱的故事之中尋找着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她聽着聽着終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紅菱說到興頭上,話也是愈發的多了起來,所談及的內容也是愈發的寬泛。“當年盛寵一時的麗妃娘娘最後的下場可是不怎麽好”,她說着口中嘆息出聲,“落得個衆矢之的的下場。”
顧研華被紅菱的語氣帶累的心中有些略微的感傷,“當年的麗妃娘娘怎麽了?”
“娘娘您便別問了。”紅菱卻是搖搖頭,态度頗為堅決的回絕了。
顧研華再詢問,紅菱卻似乎打定了主意不肯說一樣,無論顧研華如何威逼利誘,她都未曾開口。
紅菱抵不住顧研華的追問,只得開口道:“娘娘您便不要再問了,知道了對您沒好處,這樣,我給您講些秘聞聽如何?”
“哦?說來聽聽。”顧研華順着紅菱的話說了下去,然而關于當年的麗妃娘娘和惠帝的故事,她卻是留了心,怎麽紅菱說起來的時候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雖說再來南國之前,她已是盡力的在打聽南國的皇室親眷,比如說,王太後并非已逝文帝的生母,文帝是先前惠帝嫡出皇後唯一留下的孩子。王太後育有一子一女,長子睿親王南景珩是個閑散王爺,幼女焦琴長公主,還待字閨中。
這些顧研華早已牢牢的記在心中,可是對于南國再之前深宮之中發生了什麽,就不是她一個小小的異國官宦之女所能了解到的了。
紅菱湊得近了幾分,小聲說道:“說來啊,太皇太後娘娘也是一代傳奇,當年她入宮時不過是小小的妃嫔。宮中有先皇後娘娘,有極受恩寵的嘉貴妃,還有後來榮寵一時的麗妃娘娘,還有再之後的許氏。可是笑到最後的卻是太皇太後娘娘,也唯有她一直走到了最後……”
顧研華心中有些震驚,雖說她多方打聽所為的不過是想多了解一些王太後此人,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可是紅菱不過一個小小的宮女,竟敢如此在背後讨論當今太皇太後的事情,誰給她的膽子?
顧研華如此想着,立即冷呵出聲:“大膽,你一個小小的宮女,竟敢在背後非議當今太皇太後,該當何罪?!”
紅菱見顧研華竟是說翻臉就翻臉,前一刻明明笑語嫣然與她簡直到了互稱姐妹的地步,後一刻突然便架起了太後娘娘的架子。
紅菱怔愣了一刻,随即立馬跪倒在地不斷求饒:“太後娘娘恕罪,太後娘娘恕罪,奴婢再也不敢了,奴婢再也不敢了。”紅菱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她也擺正了自己奴婢的位置。
“以南國的律例,你這般該當何罪?”顧研華卻是不依不饒,紅菱此時所為若說沒有人指示她如何會信,一個小小的宮女哪裏有這麽大的膽子。幕後之人無非是想拉她下水罷了,妄議朝政與非議太皇太後皆是重罪。
再者說,先前顧研華完全放下了太後娘娘的架子那般對待紅菱,無非是想拉攏紅菱。可是過度的仁慈便成了軟弱可欺,太皇太後娘娘就算了,雨落一個小小的宮女還要得寸進尺的踩到她上面去嗎?
“這種嘴巴不嚴的下人,按律當杖斃。”紅菱跪在地上不斷的求饒着,然而此時卻是傳來了雨落清冷的聲音。
雨落一句話如同冰水一般将紅菱整個的澆透,她在宮中多年,自是早就聽說過王太後身邊雨落姑娘的手段的。她全身顫抖着,膝行至雨落裙邊,不斷的求饒着。
顧研華看的心中不忍,不管怎麽說,她也算是與紅菱相處了幾天的,紅菱也是很合她的眼緣。她猶豫着終究還是開了口:“紅菱也算是初犯,杖斃就罷了,給她些懲罰以儆效尤便是了。”
雨落卻是不卑不亢的說道:“娘娘對待下人不可過于仁慈,按照律例,紅菱非議太皇太後娘娘,自當當庭杖斃,來人——”雨落一聲令下,殿外便進來了幾個太監,其中一個還拿着長長的木杖。
“罷了罷了,不必如此。”顧研華看到那根長長的木杖的瞬間,當初冷宮之中慘死的侍衛丫鬟,那些鮮血淋漓的記憶便一股腦的奔湧而至,她咬緊下唇,以免當場失态。
跪在地上的紅菱此時涕泗橫流十分狼狽,“雨落姑娘饒了奴婢吧,奴婢再也不敢了。”她十分用力的磕着頭,頭砸在地面上發出咚咚的聲音。
聽得顧研華心中愈發的不忍,她終于還是忍不住開口:“今日的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雨落對顧研華的話卻像是沒有聽到一般,她回過頭示意那幾個太監可以開始了。兩個太監走上前一左一右的按住紅菱,架着她便是向殿門外走去。
紅菱一路哭喊,顧研華心中一痛,開口喝道:“雨落你眼中還有哀家這個太後嗎?!”
“回太後娘娘的話,奴婢不敢”,雨落終于是回過頭,她說完之後,那幾個太監也是跟着停下了動作,“可是,娘娘,國有國法,宮有宮規。”
“那便杖責用于懲戒,無需杖斃,這是哀家的命令。”顧研華言辭冷厲的開口道,一瞬間氣勢逼人。
雨落頓了頓,沉默了一瞬,卻是出奇的沒有反駁顧研華的話。她揮揮手,那兩個太監便放開對紅菱的牽制,聽話的退到了一旁。
此時的紅菱卻是整個人癱在地上,仿佛失去了全身的氣力一般,她的發髻在先前的掙紮中變得很是紛亂,臉頰之上眼淚鼻涕混作一團。接着她立刻從地上爬起,然後不斷喊着:“謝娘娘不殺之恩,謝雨落姑娘不殺之恩。”
“既然娘娘開口了,那這個賤婢便交由娘娘您處理了,奴婢告退。”雨落一席話說完,便對着那幾個太監招招手便向外走去。顧研華心中煩悶,這個雨落過來似乎就是為了搞這麽一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