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 最後一件
貨郎目光一閃,對韓致遠提出李慶與李龍翰的關系微微詫異,繼而道,“白風已經都跟你說了,何必又問我?”
“我聽聽你倆說的是否一致。”韓致遠順着貨郎的話打含糊。
“我已經把我的身份都告訴你,還有什麽可欺瞞你的?”貨郎齊山苦笑一下,“據我所知,李慶是越朝皇室的人,跟李龍翰是近親,至于他究竟出自哪一支,如何潛藏在臨安,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
“說說這趟計劃你們的細致安排吧,大量膽礬,火藥,毒,成型的鐵棍都是從哪裏來以及它們的運送線路等等。”韓致遠雙臂環胸,抵靠椅背,“還有關于《上神錄》,盤花紋印。張路設局誘殺李三娘的真相。”
“你問的這麽多,肯定不是為了對口供。”齊山明白了一些,“你想知道的這些東西白風一定都沒有說吧?”
被齊山看穿,韓致遠也不隐瞞,他知道自己一再的追問定會讓其反應到,“是,因為他死了,沒顧上問太多,有些東西我确實還不知道。”
“不。”齊山搖搖頭,“不是你們沒顧上問,是白風不打算說。這些都是作案細節,跟一些事實不同,他不想跟你們透露。”
“所以呢?你也不打算說?”韓致遠墨眉微挑。
“我沒什麽再可說的。”
“嗯?”
“我知道的都說了,沒說的就是不知道,你問的這些東西,我一概不知。你們問我林翎在哪兒,我也不知道。林翎的事情跟阿姐有關,我只知道阿姐跟林賢王梅兒有不共戴天之仇,她怎麽做如何安排,都不讓我知曉。”齊山看向韓致遠,“你不信?”
韓致遠眼睛一眨不眨的瞧着齊山,“這……便是他們對你的保護?”
“可以這麽說吧。阿姐跟白風秘密往來的事從來不讓我參與。他們本來也不讓我到臨安來,是我強烈要求,這種事,多少也讓我做一點兒,為母報仇本也是我應該做的。我怎麽能夠袖手旁觀?阿姐說,他們都決定身負罪惡,因為他們是注定不得好死的人,而我,他們希望我能夠代替他們簡單的活下去,完成他們的另一個心願……”
齊山說到這裏,露出一絲溫暖的笑容,“從小到大,我都被他們當成是個孩子,被他們保護的很好,他們做的事從來不讓我看見,都是我不停的逼問,才從阿姐口中知道一點兒進展,他們希望我的雙手幹幹淨淨,就像他們也活的幹淨……怎麽可能?我不願要這份幹淨,阿姐奈不過,才給我安排了等在望仙橋附近救人的差事,可那也是救人,不是害人。指甲裏是嵌了些藍粉,我都不知道那是什麽,有什麽用……我說這些,你信嗎?”
韓致遠注視着這個二十六七歲的男子,年紀不小了,可是從他說話的神态口吻上感覺,根本不像是這麽大年齡的人,閉上眼,似乎是在聽一個少年在講述。
這就是陳秀娘與楊風他們的願望,想要從這個被他們一手帶大的“孩子”身上看到一絲幹淨,可是這個“孩子”真算得上出污泥而不染嗎?他只看到了一個身心矛盾的人,這樣的人在其成長中已經背離了該有的路。
但不可否認,這确實是一種保護,韓致遠道,“也就是說,他們通過這樣保護你,如果你的真正身份不被人知曉,你被抓捕之後,依照犯下的罪也判定不了極刑,希望能夠保下你這條命。”
“是,類似這樣的話阿姐親口對我說過。可他們都是陷入仇恨中的人,怎能不懂我的心,我眼睜睜的看着娘慘死,怎能不想親手為娘報仇?所以,就算其他事我不知道,這最後一件——”
齊山說着,話音戛然而止。
最後一件?
韓致遠眼睑一擡。
齊山略作猶豫,繼續說道,“我是說,望仙橋上糊弄慕景彥的事。”
“不對吧。”韓致遠攤開右掌,瞧了瞧自己的掌心,燒灼的紅痕還在,“最後一件事,不是跟陳秀娘最後想做的一樣麽?月老祠,那座被人寄予美好願望的祠堂,誰能想到它的後山,有朝一日會如天下末日般崩塌,不知道哪個閑暇去那裏玩耍的人,或者從那裏路過的人因此喪命,那座并不高的山丘成了他們的墓葬,而這座墓葬原本是為皇帝準備的,就像當初張路在山坡上放的那把火,本也是為了送給皇帝的禮物,可是……沒有機會了,皇帝不會因此而死,可能死的是那些無辜的蒼生,不只是百姓,還有漫山的其他生靈。”
“報複,針對仇家,那是你們的私事,可将衆多無辜之人牽扯其中,禍害蒼生,這與行惡多端的人有什麽區別?李慶楊風陳秀娘他們籌劃的案子,你雖然不知詳情,可你也是知道這件事存在的,你眼睜睜的看着整個臨安百姓陷入水火荼毒,你就沒有一點兒不安?已經知道了艮山的秘密,聖上便絕對不會再踏去一步,那條火藥道沒有炸掉你想要死的人,而是讓其他無辜的人受害,你就能夠泰然視之?”
“你那泉下有知的善良母親知道你因為仇恨而變成了一個這般冷血無情之人,能夠瞑目麽?因為你造下的這些惡業,身為你的母親她能夠得到美滿的來生麽?你沒有為其他人去想,難道就沒有想想你自己 的母親?想想你做的哪一件事是她希望的,會對你說一句,山子,你很棒!如果你死了,你敢見她嗎?”
“嗚嗚……嗚嗚……不要說了……”
齊山低下頭,放聲哭起來,二十六七歲的男人哭的像個幼童,似乎他的記憶回到了二十三年前,回到了他的母親身邊。
韓致遠站起身,走到齊山跟前,替他将捆綁的繩子解開。
齊山直接坐到了柴堆當中,将臉埋進雙臂裏。
韓致遠蹲下身,“把艮山火藥道的布局告訴我,解除那裏的隐患,替你娘挽救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