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 背景疑問
“沒有沒有,絕對沒有!”吳家父子急忙擺手,“都說了,都說了。”
“押走!”韓致遠命令差役。
兩個差役押解吳成父子離開,剩下的依舊随時待命。
包子配熱水就是他們的這一頓晚膳,連帶中午欠下的那頓,一起補了。
“景彥,你有什麽想法?”韓致遠問。
慕清顏喝了口水,“第一、這個吳慶的問題最大。如果他們吳家人想要繼續聯絡在魏王府結交的關系,更沒必要改變他們明州的來歷。換句話說,明州的這個出身反而能幫到他們,讓人更信任他們的身份。吳慶反倒隐藏了這一點,就好像是在明州做了什麽見不得光的事,刻意要與之劃清界限,是在逃避的一種行為。可是,如果這麽想的話,這又與後來口書吳兄弟尋到明州魏王府舊人的說法矛盾。對這點,我……不敢想。”
“井鹽,有什麽不敢想?”周虎奇怪的問。
有想到想不到,怎麽還有不敢想?
“不錯。這個吳慶的身份絕不止是魏王府翊善這麽簡單。”韓致遠點點頭。
“他正好也是翊善。”慕清顏對上韓致遠的眼睛。
韓致遠自然知道她想說什麽,“是啊,也是個翊善。”
“翊善怎麽了?”三人中只有周虎糊塗,可又偏偏提到了二人心照不宣的那個點,“他這個翊善聽都沒聽過,能比得上黃翊善?”
“那是自然,黃翊善身為翰林侍講學士,教授太上皇與聖上,豈是常人可比?景彥,你接着說。”
“這其實與第二個問題緊密相關。”慕清顏見韓致遠神色如常,喝了口水,繼續說道,“随着王坤、李三娘、口書吳的死,張路的身份來歷目前成為迷,從太學調取的檔案肯定也當不得真。不論是張路,還是吳家人,他們的身份文碟本身就造了假,這都是官府下發的蓋了官印的文書,一般人怕是做不到,這不僅說明他們有問題,還說明在官府之中也有協助他們的人。”
“那還是在十年前,到如今這批人會不會升遷或者散于朝中各部?今日在臨安傳出這麽大的動靜,危機一觸即發,這些人是不是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這些人不知道有多少?其背景來自何處?會是……”
慕清顏頓了一下,随着一個個疑問,終于按捺不住地說出一種身份,“魏王舊部嗎?”
包括吳慶在內的魏王舊部一直都在蓄意謀事,所以吳慶等才故意在表面上與明州擺脫關系,而暗中又與魏王府舊人相互密切來往,這樣便能解釋的通他們身份造假的原因。
“魏王舊部?”周虎一口水險些噴出來,“你的意思是,如今臨安城中的勾當都是魏王的人搞的鬼?魏王早就不在人世,他的人應該……應該都是為了魏王的兒子嘉國公吧?”
慕清顏只是根據吳成父子的口供去推測,她一個襄陽來的民間女子根本不明白朝中的局勢,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對魏王舊部提出質疑意味着什麽,所以才一開始說不敢想,可最終還是膽大的說了出來。
當然這也是在韓致遠與周虎面前,換做嘉王趙擴在場,她絕對不敢。
這明擺着是在挑撥大宋皇室宗親的關系,如果引起什麽亂子,她可擔待不起。
尤其是周虎提到魏王之子嘉國公,當今太上皇的另一名皇孫時,慕清顏無聲的看向韓致遠,有些後悔自己口無遮攔。
直到這個時候,韓致遠才看到慕清顏露出與她的身份還算相符的樣子,少了剛才侃侃而談的敏銳之色,多了幾分躊躇與驚慌。
縱使已經比好些男子強得多,但到底不過還是一名遠離廟堂的小丫頭。
“周虎,這番話就當沒聽過。”韓致遠拿起桌上的草紙擦了擦手。
“哎,記住了。”周虎點頭應道。
慕清顏低下頭,默不出聲的咬了口包子。
“這幫人應該與魏王父子無關。”韓致遠起身在屋內踱步。
慕清顏又擡眼朝韓致遠望去,“為什麽?”
無關最好不過,可理由呢?
“你前面的話說的幾乎沒錯,這幫人有官府的關系,相對較有背景。十年對想要謀事的人來說是很漫長的,足足用了十年的累積方促成今日的臨安之危,可見十年前他們的底子弱的很。而魏王趙恺身為雄武、保寧軍節度使,在明州多年,如果他真有心布置,不可能留下那麽弱的底子,在他薨後還需要積累十年之久。”
“趙抦比趙擴年長數歲,若要成事,應該趕在趙擴年少時便有所行動,那時當今聖上還未登基,太上皇又較偏愛趙抦,而趙擴不過是個英國公,後進封為平陽郡王,那個時候若有人輔助趙抦,是最好的時機,也不必冒太大的風險,事情若做得漂亮,一切便水到渠成,等太上皇将皇位禪讓給趙抦豈不是比等到今日依靠謀反搶奪皇位來到名正言順?退而言之,就算在一年前聖上未得禪位之際動手,也比現在的時機好,趙抦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相對于早就開始謀劃的人,難道還差這一年的時間?”
“公子,你的意思是,如果是趙抦動手就早動了,不會等到今日?”周虎絞盡腦汁去理解韓致遠的話。
如果不是說給慕清顏聽,韓致遠是不會跟周虎講這些的。而周虎也向來懶得問那麽多的為什麽,只管按照韓致遠的吩咐去做就是。
“聽公子這麽一說……魏王之子選在這個時候動手确實不占優勢,他若帶人行事,反的是當今朝廷,也是在反太上皇,就相當于是打碎了太上皇對他的偏愛,讓自己背負了篡位謀逆的罵名。如果趕在聖上未登基之前設法阻止,得到太上皇的親自禪位就大不一樣了。如果說時機因實在未成熟而拖到了現在,以殘害臨安百姓的布局謀事也實在不恥,為民不容,不像是身為趙氏子孫做得出的行徑,這種事一出,反而污了趙氏之名,即使奪位成功,也會激起民變,被天下人讨伐。”
經過韓致遠的梳理,慕清顏也明白了其中隐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