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李家隔壁
“私販家禽?”韓致遠略作沉思,對随在身後的一名差役交代,“你先去太平坊嘉王府傳信,請嘉王另調人手盯住白洋湖一帶。然後去趟蕭家,讓蕭致瑾出面,要他無論如何都得把慕景彥攔下!另外,再讓蕭致瑾安排人給傳個閑話……”
差役附耳上前,聽完韓致遠的話,點頭道,“卑職知道了。”
“去吧。”
“是!”差役聽命,立馬調頭策馬飛奔而去。
韓致遠帶着周虎折北奔向天宗水門。
趙擴安排的人在這個水門上也增加了防禦,看起來比平日森嚴了不少,每個過往船只都在仔細盤查。
一名官兵看到韓致遠大步迎上來,“韓公子,在下當值承節郎馬俊。”
“馬承節,劉營、張求、吳順海三人現在哪裏?”韓致遠報出名單上的人名。
“這三個人分別為三班水門守衛,可是很巧三個人已經都告假兩日。”馬俊回道。
“真是巧啊!”
“韓公子,莫非此三人一同涉案?”
“只是跟他們打聽個事。他們家住哪裏?”
“劉營與張求家在小新橋東,吳順海家住梅家橋。”
“梅家橋?叫個認識他們的人,跟我走一趟。”
“是。”馬俊叫來個兵役,“他叫劉山,與劉營是遠房親戚,跟他們都比較熟。”
“韓公子。”劉山向韓致遠抱拳行禮。
“馬承節,你去向沿河道防守的官兵傳個話,禁止任何鴨鵝下河。如果發現全部捕獲!”韓致遠又交代。
“鴨鵝?”馬俊不明。
盯人怎麽又盯上了鴨鵝?
“現在來不及解釋,趕緊照辦!”
“是!”
馬俊離去之後韓致遠叫上劉山,“你帶我去梅家橋的吳順海家。”
路上,韓致遠問劉山,“你跟吳順海有多熟?”
“比其他當兵的熟一些吧。跟劉營張求一起與他吃過幾次酒。他們三個別看不在一個班當值,關系可是不錯。”劉山道。
“那你不知道他們私下有什麽財路?”
“這個……嘿嘿。”劉山聽了韓致遠的這問話幹笑兩聲,“韓公子,我是老實人,有的事超過了那條線就不敢參合。他們可能是有財路,可知道我這人膽子小,也不會跟我說什麽。我賺的只有那麽點月俸。”
“這麽說,你還是知道那麽一點兒的,總是聽到過什麽風聲。”
“嘿嘿……韓公子是聰明人,我們守關卡的財路也就那麽一個,偶爾多撈幾文錢的油水,若是說吃肉,沒人有那麽大的膽子。我呢,是個連油水也不敢喝的人。”
“照你這麽說,他們三個也不敢吃肉?”
“那要捅出來可是要吃牢飯,搞不好會丢掉小命的!不敢,應該是不敢!”劉山接連搖頭。
韓致遠笑了笑,“如果嘴巴守得緊,也就相安無事。”
“他們要真嘴巴守的緊,我又哪兒能知道?是吧,韓公子?”劉山道。
韓致遠繼續問,“你跟誰一班當差?”
“劉營。”
“最近可跟他一起查過大點兒的商船?”
“大點兒的商船……清明之後遇到過一批,是瓦子那邊的綢緞莊定的貨,官憑齊全,是我親自查驗的,我敢用腦袋擔保沒什麽問題。”
“那艘船也是你親自查驗的?”
“是我跟劉營一起查的,沒見藏什麽私貨。”
“你能保證你自己,能替劉營擔保麽?”
“這……”
“那個綢緞莊叫什麽名字?”
“林記,在衆安橋的北瓦那邊。”
“林記?五柳巷的那個林員外家的産業?”
“對,就是那個找人替嫁,結果女兒還是變成石頭不見了的林員外。當時我還跟劉營念叨此事。”
一番對話下來,問題又繞到了林家。
……
幾個人抵達梅家橋,劉山指着一處宅子,“那個就是吳順海的家。”
韓致遠定睛一看,吳順海的家竟然緊鄰李三娘的家。
李三娘的家門外還挂着白绫,隐隐還能聽到哭聲。
“公子,我去敲門?”劉山問。
“嗯。”韓致遠點點頭,擡手示意周虎與另一名随行差役避開。
劉山到了吳順海的家門口,叩了幾聲門環,等了片刻,裏面的人才慢悠悠的打開了門,是個老頭兒。
“吳伯,吳二哥不在家?”劉山問。
“是劉山啊。”老頭兒認出來,瞟了眼站在劉山身後的韓致遠,“他昨天就出門了,不在家。”
說着,老頭兒就要關門。
“老丈。”韓致遠上前,“我是來找張路的。”
老頭兒臉色微變,“誰是張路?我不知道!”
“那麽隔壁的李三娘,老丈應該熟悉吧?”韓致遠前跨一步,抵在門口。
“那是我家的老鄰居,怎能不熟?你要是打聽什麽閑話就免了。人都死了,可憐見的,還有什麽好說?”
“這麽說來,老丈還真的知道你這位鄰居的什麽閑話了?”韓致遠微微一笑。
“這有什麽奇怪?誰家沒個閑話?”老頭兒瞪了韓致遠一眼,“劉山,你到底是來做什麽的?”
“吳伯,這位是……”
韓致遠截住劉山的話,“我就是來讨個閑話的,老丈不願說,不問就是。我們走。”
然後轉身朝隔壁李家走去。
劉山随後跟上,“公子,不去吳順海家了?”
“吳老丈不是說了,吳順海不在家。”韓致遠似笑非笑。
“這就怪了,昨天我跑來看李家的熱鬧,吳二哥也在門口看啊?他什麽時候出門的?”劉山尋思起來。
韓致遠朝避在旁邊的周虎與差役分別打了個手勢。
那個差役守住了吳家的門,周虎繞到了吳家的後院蹲守。
到了李家門前,韓致遠停下腳步,詢問劉山,“之前忘了問你,你可知道吳順海家在錢塘縣周村有沒有什麽親戚?”
“好像聽他說過,他有個堂伯住在錢塘縣,不知道是不是周村。”劉山想了想,“不過又聽說,他那個堂伯早就死了,家裏有兩個兒子挺愛說書。有時候吃過酒後興起,他也會學一兩下,惹得我們都跟着好笑。”
韓致遠點點頭,看來這個吳順海跟死在桑林的那對口書吳兄弟真有那麽一層關系,“你有沒有見過吳順海或者劉營張求他們身上有什麽刺青?”
“不曾見。”劉山搖搖頭。
“韓公子?”李家大門打開,李三娘的哥哥剛好出門,猛然看到韓致遠正站在他家門外,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