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請柬
先帝駕崩,她們這些人也只能靠着依附于梅妃茍延殘喘着。畢竟敢于出頭,有膽識有見識有可能威脅到太皇太後娘娘在後宮的權勢的,早就盡數被太皇太後清除了出去。
為了活着,她們沒有別的出路。
回長樂宮的一路上,顧研華都是冷着臉,她身後跟着的一衆宮女也都是戰戰兢兢的走着,生怕一個不小心再次激怒了她。
顧研華如何看不出,先前梅妃以及她的爪牙們能如此順利的無聲無息的潛到望幽亭之中,可絕對少不了這些宮女的幫助。即便不是全部,但也是絕大多數。
想到這裏,她只覺得心頭發寒。這些離得她最近的宮女,竟是如此輕易的便将她賣了。她原以為,即便她們都是各方的人馬,若是她對她們足夠好,可否能感化一部分化為己用。
事實證明,不過是她太天真罷了。
這次梅妃的搗亂,倒是給她提了一個極大的醒。身旁之人若非心腹之人,即便是身份最為卑微的宮女,也是贻害無窮的。
顧研華一邊走着,一個想法漸漸在腦海之中成型。今天的事情她絕不會輕饒這些宮女,即便是殺雞儆猴,她也要做給他們身後的人看。
或許她們如此有恃無恐的除了有背後之人的保護,更多的也是想着法不責衆。法不責衆,顧研華心中嗤笑。
看來當務之急,是要好好調教一下這些宮女了,可用的便留下,不可用的便清除掉。她身孕已兩月有餘,她的時間不多了。
先前梅妃說得對,腹中孩子出生之日便将是她的死期,這些日子以來她生活的太過于安逸,以至于她都有些心存僥幸了。她幻想着只要她不多嘴,王太後便會放過她,便會饒她一命。
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這才是王太後一直以來的風格。顧研華抿着嘴,不斷思量着,她有好多要做的,可是身邊卻實在是無可用之人。
即便是不久前似乎已經選擇效忠于她的紅菱,還有在拉攏她的秋涵惜楚,現在的她哪裏還敢随随便便的相信,想到這裏,她卻是似愈發的想念起芸香來了。
用完午膳,顧研華便是迫不及待的差人去太醫院的醫館詢問芸香的情況。
在得知芸香恢複得不錯,已經能夠正常當值,并且紅嬷嬷也許了芸香能夠繼續來長樂宮伺候着的時候,顧研華只覺得自己喉嚨有些哽咽。
那感覺,就好像原本墜入深淵孤立無援之人,突然看到了久違的同伴,然後兩人相互扶持着去尋找出路。
她聽着宮女的彙報,然後端起茶盞喝了一大口,掩飾着自己的失态。總算是還有希望的,顧研華一向不信命,可是此時她卻突然覺得上天是沒有抛棄她的,在這異國之中遇上芸香便是上天對她的眷顧。
也許是太過于無助憂慮,也許這些日子看了太多的虛假欺騙,又或許是當初芸香舍身救她,此時的顧研華對于芸香已是抱有着絕對的信任和依賴。
她的心中對芸香的回歸充滿着期待,對于未來同樣充滿着信心。
很多年很多年以後,彼時的顧研華早已是這天下數一數二的人物,那時的她再回憶起這一段初到南國的歲月,話語之中都是對芸香的贊美和感激。
感激的不只是芸香為她所做的事情,更是芸香在那等黑暗的歲月裏為她帶來的希望,就好像大海之上的渺遠的燈塔,雖是微弱卻是給人以無窮的力量。
顧研華心情愉悅的等待着,卻在等到芸香之前等來了她并不想見到的人。
那熟悉的讓她厭惡的聲音突然是在房門外響起,“娘娘,奴婢有事要禀。”雨落一如既往的明明很恭敬但在顧研華聽起來卻是滿含不屑的聲音。
顧研華耐住性子,将這個打擾了她愉悅心情的人讓進來,雖說讓她進來了,但顧研華也沒什麽好臉色,“何事?”
雨落卻像是看不到顧研華的臉色一般,她旁若無人的進了內室,行禮開口道:“後日将是太皇太後娘娘的壽宴,這是給您的請柬。”說完她将手中燙金的請柬奉了上去。
顧研華心中詫異,按說現在還在先帝的喪期,坊間宮中是禁止一切禮樂的。太皇太後娘娘即便是先帝的長輩,這等禮節也不該置身事外的才對,否則不是平白的給人落下話柄。
按照顧研華的了解,王太後确實算得上是樂于享受,喜歡奢華之人,可是卻也不是蠢人。在她自身安危有保證的情況下,她會去享受。可是若是做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王太後是斷斷不會做的。
顧研華自認這點對王太後的認識還是正确的,看着還在一旁候着的雨落,她開口問道:“太皇太後娘娘她老人家怎麽突然要在明天辦壽宴了?哀家可要注意些什麽嗎?”
顧研華雖是對從雨落口中談聽出什麽有用的信息不抱太大的希望,可不到最後她還是想試一試。
誰承想,雨落竟是一反常态的一口氣說了許多的話,“回娘娘的話,後日正是太皇太後娘娘的壽辰,所以壽宴便是選在了這一天過。因為是先帝的喪期,所以太皇太後娘娘先前也是下令,要求壽宴撤去了一切禮樂,并且一切從簡。”
“娘娘您若是要注意的話,首先便是要學習一下南國宮廷宴會的基本禮節,再者說您還要為太皇太後娘娘準備一份禮物才是。至于其他的細節,奴婢領來了宮裏的教習女官,她會教您的。可是,您也務必在這兩天之內掌握了才是。”
顧研華聽着雨落沒什麽語氣的語調,心中卻是從先前升起的幾絲感激變成了後來的咬牙切齒。這是故意在整她的嗎,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天的時間了,竟是讓她去學習那些繁複冗雜的禮儀。
都知道南國是以禮著稱的,南國那複雜的宮廷禮儀在諸國之中也是頗具盛名的。這個雨落倒是好,竟是将教習嬷嬷都一并帶來了,當真是做的好打算。
而且,顧研華相信,太皇太後娘娘要辦壽宴絕不會就只是這兩日就決定了的事情。只不過她被囚禁在這長樂宮之中,又沒有自己的心腹之人。所以她現在消息的靈通程度不比她先前被關在冷宮之中好上多少。
顧研華心中恨恨的,卻偏偏又拿雨落無可奈何,她此時還要全部仰仗雨落,即便她心中再是不虞。
然而這次顧研華确實是誤會了雨落和太皇太後娘娘,這些日子她們馬不停蹄的處理着種種事務。包括上次刺殺之事的後續事宜,以及先帝駕崩之後還等着王太後去立刻處理的種種事務。
再加上顧研華除了與南景珩那次,旁的倒還說的上是乖巧,所以她們便是忽略了顧研華的存在,況且之前這種事宜需要通知的本就沒有顧研華這號人的存在。
在顧研華心中咬牙切齒的時候,一旁的雨落卻是依舊自顧自的解說着。也不知是該說她是寵辱不驚,還是該說她是不把顧研華放在眼裏。
雨落說的個大概之後便是向顧研華告退了,也不知道她一天一天的在忙些什麽。雨落留下的幾個教習嬷嬷倒是負責的很,幾個人齊刷刷的便是圍了過來,看的顧研華頭痛不已。
玉乾殿中。
不得不說,這後宮之中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是瞞不過王太後的耳朵。尤其是先前南景珩去過長樂宮之後,關于他與顧研華之間的來往,王太後便專門派心腹去盯着了。
此時便是王太後的一個心腹宮女在她一旁悄聲彙報着今日的所見所聞。随着宮女的講述,王太後的表情卻是變得愈發的不可捉摸,難辨喜怒。
今日梅兒那孩子跑到望幽亭找顧研華的事不說,珩兒竟是又出現了,去幫那個北齊的丫頭。珩兒啊,珩兒啊,你當真是不知道母後的一番苦心嗎。
王太後想到南景珩,只覺得內心一片凄苦,每每關鍵時刻,南景珩竟是聯合着外人來對付她,有時候她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這個兒子。
本來朝堂之上的事情就夠讓王太後頭疼的了,結果現在後宮之中又是鬧出這些事情來。梅兒那丫頭是她當年帶進宮來的,有幾分眼力見兒,但總歸是愚鈍之人罷了。
這般的人才更好控制,王太後喜歡的便是這類的手下,而不是顧研華、王芸香那般處處反抗不屈不撓之人。
梅兒最是聽話乖巧,起碼在王太後面前表現的是這樣的。按理說像她那樣尴尬的身份,是極少暴露在人前的,可是此次卻是做出如此大膽的行徑,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多想些什麽。
尤其是她極為大膽的喊出來的那幾句話,王太後漸漸的陷入了深思,以至于将身後還跪在地上候着的宮女都是忘了個一幹二淨。
若是從旁人的角度看來,多半是以為梅妃的舉動是由她授意的,可是偏偏王太後并沒有指示過梅妃什麽。那麽究竟是誰呢,這麽大的膽子,竟是敢借她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