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 章 層層推理
官鹽失竊一案結束了,可是倉武之地的風波還未平息。
趙王司馬倫的到來,還不知究竟是為了何事。懷疑他是觊觎那金山脈,也不過全憑推測而已,沒有實質性的證據。
這轉眼又是過了幾日,司馬倫在縣衙之中每日吃飽喝足後,便仰面朝天的曬太陽,日子過得安逸至極。奇怪的是,他再也沒有主動找過阿刁的麻煩。
司馬倫越是像個沒事人一樣,阿刁的心裏就越摸不着底,對于司馬倫這個人,阿刁真的是摸不清猜不透。
直至此刻,他到底是意欲何為,竟一點都沒有顯露。
不過,這幾日,倉武街道卻是安靜的像一潭死水,一點風波都不曾有過。
或許是因為司馬倫的到來,震懾住了倉武的百姓吧!堂堂的王爺在此,誰人還敢放肆?
正是因為如此,縣衙的人更是日日巡街,半分不敢松懈,生怕在王爺的眼皮子底下出現什麽岔子,惹禍上身。
沒有案子,阿刁也就有了閑餘的時間,做一些別的事情。
這一日,早飯過後,阿刁突然發現高大能這個人已經很久都沒有露面了,他生病了嗎?還是去了哪裏?
記得上次從城西金山回來之後,他的大伯高貴就吩咐讓他去送信,之後,就再沒見到過他了。
按說,送一封信而已,路途也不算很遠,來回的時間都算上,三日足夠,可是這一連過去的可不止三日了,他為何依舊沒有現身呢?
高大能不在,阿刁這心中總覺得像是缺少點什麽。這半年來,雖說二人之間屢次出現不和,但他若是真出了什麽事,阿刁也不會置之不理,棄他于不顧的。好歹,他高大能也是自己的頭兒,更是高貴的親侄子。
阿刁找到高貴詢問高大能之事,高貴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高大能究竟是怎麽回事,在做什麽!
看高貴的神情,阿刁篤定,這裏面肯定有鬼。
闫千書跨步而來,遞給阿刁一碗涼茶。
“這天怎麽突然之間變得如此炎熱了,真讓人有些受不了!”闫千書手裏拿着蒲扇,不斷的照着自己的臉上扇着風。
“闫兄,今日這衙門怎如此冷清,你可知何故?”阿刁在高貴那裏沒得到她想要的東西,便來試探闫千書的口風。
“是啊,我也覺得這幾日,衙門冷清了很多。不過,也難怪,高大能遲遲未歸,羅三又重傷在身,案子一結蘇家公子也不來了,至于那譚家二公子嘛,好像是替王爺出去辦事了。這偌大的衙門數來數去,就剩咱們幾個了,自然顯得空曠了些。”
阿刁聽完,好奇的問,“銘哥哥出去為王爺辦事了?”
“是啊,今早走的,你與他那般交好,怎會不知?”
阿刁沒有言語,譚鑰銘出去辦事了?會是什麽事呢?為什麽走時沒有告知與她?會不會他辦的事與此次司馬倫的到來有什麽關系?
“阿刁!”闫千書見她不語,也不知道她是聽沒聽見,便拿着手裏的蒲扇在她眼前晃了晃,關切的問道,“怎麽了?”
“哦!”阿刁擡起頭,笑嘻嘻的稱道,“沒怎麽,就是有些好奇而已,銘哥哥是出去辦什麽事了,會走的這般急,連聲招呼都沒打。”
“或許是王爺所需什麽物件,讓他去尋吧!”
“也對!”阿刁點點頭,又問道:“闫兄,你整日在衙門,可有聽大人說起過,高大能是出了什麽事,為何這麽多日了,還沒有音訊?”
她這一問,闫千書就突然嚴肅起來,眼神掃視了周圍一圈後,探着身子,湊到阿刁的耳邊,神秘兮兮的告訴她,“阿刁啊,跟你講一件事,此事說來甚是奇怪,我之前不經意間撞見過咱們大人跪在王爺的面前,好似央求着什麽事情。可王爺之意決然,并未應允。你說,這會不會與高捕頭遲遲不歸有什麽關系啊?”
阿刁一驚,“竟有此事?”
“嗯”
阿刁知道,闫千書不會故意撒謊騙她,那麽照此看來,高貴不肯透漏高大能的去向,恐怕其中之原因就在這個王爺身上。
司馬倫定是利用高大能來威脅高貴,幫他做什麽事,或者是幫他隐瞞什麽事情,封他的口。
這個王爺到底要幹什麽呢?難不成是要獨吞那九座金山嗎?
如此細細一推,阿刁也就明白了,為何這半年來高貴屢屢上折子禀告,都沒有人前來接手金山一事。
看來,這其中斡旋之人,也就是司馬倫了。
王爺的權利是何其大啊,想要壓制一個小小縣城裏的事,豈不是易如反掌?
那他又是為了什麽呢?獨吞掉那九座金山?
僅僅為此,又何須多費如此大心力?讓他一個王爺親臨小縣城,不挑吃不挑住的,甘願留在此地,只為監工開采金山嗎?
這事,交給納蘭元或者譚鑰銘,都是可以完成的,他何苦要親力親為,遭這份罪呢?
不對不對,這裏面還是有事啊!
不知其中玄妙的百姓,認為王爺來倉武就是為了追查官鹽失竊一事。有點腦子的人将前後事件串聯起來,便會發現,司馬倫為金山而來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在阿刁看來,還遠遠不止于此。
司馬倫,納蘭元,譚鑰銘,還有那玲珑閣的慕容晴,這四個人在一起,怎麽看都像是在精心謀劃什麽的樣子。
阿刁打聽過,玲珑閣在倉武興起已有些年頭了。
他司馬倫是堂堂的王爺,為何會偏偏選擇在一個遠離京都的小縣城裏,經營這樣一個并不是很賺錢的買賣?再者,他一個王爺,會缺這麽一點銀子嗎?
呵呵,答案是絕不會。
猛然間,阿刁想起了幾日前,蘇承與秦小醫的那一番話。
朝廷中有人做了通敵叛國的惡事,導致紅州八座城池落入了他國之手。
通敵叛國,何人能膽大到如此程度?
阿刁的目光漸漸的生出了幾分淩厲,此地與匈奴國接壤,想要做什麽也自然是便利的很。
汝南王曾親自帶兵攻打過匈奴,戰況激烈,彼此相恨,定不會茍合。
但這趙王卻是不同,他與汝南王一直是敵對的,人家說,擁有共同的敵人便可成為朋友,那麽,這趙王會不會與匈奴人有什麽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