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2 章 中上之色

慕清顏擡眼望望完全淹沒在夜色中的登高山,想要到迎客石所在的位置看看,于是撿起根木棍,到祭火前引燃,當做火把照亮。

“小兄弟,要幫忙嗎?”何四娘走過去問。

“謝謝大姐,不必勞煩。”慕清顏客氣地笑笑,打着火把自顧沿着通向登高山的小路走。

何四娘擡步跟上,“你想上登高山?天這麽黑,又是這種時候,你也不怕?我跟你一起去!”

見慕清顏想要說什麽,何四娘截住她的話,“你別跟我客氣。我在桂林村十幾年,經常上登高山,比你這個外鄉人熟路的多。不瞞你講,開元寺我都偷偷潛進去好幾次,可惜也沒什麽發現,謠傳也只能當做謠傳,逮不住把柄也沒辦法把人家寺院給掀了。這幫人嘴裏也是滿口仁義慈悲,不能因為他們信奉了佛門以外的東西就把他們怎麽着,大宋律法似乎也沒這一條吧?”

“朱大人說沒有出手的理由,那便是沒有了。我倒沒有細讀過大宋律法,只知道做人遵從本分也便不會犯了什麽律法。何大姐——”

“停!”何四娘又打斷慕清顏,“別叫我大姐,我都四十多歲的人,夠得上做你們的姨了。他們都叫我四娘,你們也這麽叫就是。”

“知道了,四娘。”

慕清顏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不過三十多歲的女子實際上已經四十多歲,大概是心态開闊,為人爽朗,心情好便氣色好,再加上習武強身,人便老的慢一些,算是駐留青春之法吧。

“小兄弟,你怎麽稱呼?”何四娘問。

“井彥,水井的井,顏色顏去掉一半。”慕清顏沒有報出真名。

韓致遠能以他的真正身份行事,不等于她這個還在刑部大牢挂了名的囚犯也能随意而為,尤其她的姓那麽少見,很容易就能跟在捕的朝廷要犯聯系在一起,是她将叔父的名聲徹底毀了,現在卻不想受到叔父之名的羁絆,不想被人拿面對囚犯的目光看待。

何四娘一邊随着慕清顏朝前走,一邊道:“你們不是一般的人吧?別怪四娘我多嘴,你們公子那樣子,往那兒一站就不像平常人家出來的。還幫朱大人做事,又不像什麽闖蕩江湖的刀劍客,我看八成是從臨安來的。”

“四娘說的沒錯,我們确實是從臨安來的。我家公子就是說書先生講的韓致遠。”慕清顏也沒有隐瞞。

反正朱熹已經當衆向衙差報出韓致遠的身份,臨安城派來人查桂林村失火一案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傳的人人皆知。漳州城的人也算是能親眼看到活生生的韓大公子……當然,正如韓致遠自己所說,這也是他們的不幸。

“原來是他啊!”何四娘不像衙差們聽到之後那般驚訝,恍然笑道,“大宋第一公子原來長這副模樣,也就是五官周正,算不得俊朗好看,外表嘛,差不多也就評個中上之色……不過細細一想,倒是挺耐看,我要有這兒子也心滿意足了!”

“我會将四娘的話如實轉告公子。”慕清顏覺得這位何四娘性情真有趣。

許是因為不是那些大門閨秀小家碧玉,經常抛頭露面在外闖蕩,慕清顏初次從一名女子身上看到了舞刀弄槍般的直爽,心下不禁莞爾。

“唉!不跟你胡扯了。”何四娘嘆了口氣,“我的幹兒女可不少,可惜……好幾個都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了。”

性情直爽的何四娘在面對拳館弟子以及桂林村一衆傷亡時也會落淚,慕清顏不知該如何接她這話,也就沒吭聲。

“早就說讓他們好生練功,不要偷懶!這可好了,連火都躲不過!要是功夫到家,還能逃不出來?”何四娘回手沖着火場的方向用力一指,又握拳收回手,“也怪我這個當娘的,嫌他們功夫不好,這次出門就沒帶上他們,早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我鞭子抽着那幾個小子也要讓他們跟我一起跑這趟差!何至于丢了性命?”

“四娘跑什麽差?”慕清顏尋了個由頭将話題轉開。

“押镖。我這拳館也做着镖門的生意,要是不找點別的事幹,我這拳館哪養得起那麽些人。基本上都是無家可歸的孩子,有的打小跟着我,有的半大個子找到我求我收留。我這拳館都成了善堂了。”何四娘自嘲的笑笑,眼角微微泛出的淚花悄然咽下。

慕清顏道:“四娘是大善人。”

“善?你可知道我殺過人?”何四娘一手擋着嘴巴,湊近慕清顏,低聲道。

慕清顏沒有被她吓到,“四娘殺的大概也都是該殺之人。”

“誰是該殺之人?朱大人該不該殺?那幫地主富戶現在可是恨不得要他的老命;韓致遠該不該殺?怕是也有不少人想要他的腦袋。”何四娘解下頭上綁的白頭巾,“這些人該不該死?在有些人心裏,他們怕是本來就該死。”

“能這樣想的不是好人,或者也算不得是人。”慕清顏道。

何四娘将手中的白頭巾揉成團,揚手一揮,飛起又落下,正搭在慕清顏手中的火把上,無聲的點燃,化成黑片,被風吹散。

慕清顏拍了拍落在身上的灰末,“四娘,之前那些人來找朱大人聲讨胡鬧,說什麽‘經界’,是怎麽回事?”

“這是朱大人來到漳州之後制定的一項為民分憂的舉措。”何四娘道,“漳州這個地方,那些大地主們都一個勁兒的想方設法兼并土地,侵吞百姓田産,可是那些稅賦呢卻還要百姓們出,田稅不均。失去土地的百姓日子本來就苦,還得替那些大地主們多繳稅,你說,這怎麽成?所以朱大人就提出行‘經界’,也就是核實田畝,随地畝納稅,減輕農戶們的負擔,另外還有敦風俗、播儒教和劾奸吏等等。”

“這不,正趕上朝廷也在清整,不少與大地主勾結的官吏被嚴查,那些大地主們見失了保護,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不滿了,趁着桂林村起火,更是有了借口尋大人的麻煩,胡鬧生事!廉輝背着大人封口,那也是為大人好,免得那些人更是成天風言風語編排大人的不是,我們漳州人知道事情真相,別處的誰知道會怎麽想?可誰知,這也成了那些大地主聲讨大人的理由,說是大人不敢讓朝廷知道,隐瞞火災。大人親自寫的公文早就呈報給朝廷去了,要不你們也不會來,是不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